1989年的春節對于寧衛民來說,絕對是他有生以來,過得最熱鬧的一次春節。
首先,因為他身邊的親朋好友們變多了。
光日本那邊就來了好幾口人,讓蕓園一下子就變得熱鬧了起來。
尤其江念蕓還特別稀罕寧澤這個小丫頭,早從她落地的那天起,就為她的出生開始策劃一出彌月堂會。
什么《大點魁》,《麒麟送子》的開場戲啊,什么《滿床笏》、《雙觀星》的折子戲啊,受聘的京城風雷京劇團,早早兒就開始選角兒排練了。
這不,趕上這個春節了,孩子也抱回來了,正好,就到了亮寶的時候了。
江念蕓決定打開東院那邊的戲樓,從正月初三開始一直到正月初五,白天連唱三天吉祥大戲,晚上再加一晚電影,一晚木偶劇,一晚皮影戲。
即可以把寧衛民老板和下屬,社會上的朋友,還有扇兒胡同2號院的老鄰居們邀請過來,大家坐在一起聚一聚,慶祝寧衛民喜得貴女的喜事。
也能順便著幫助寧衛民接待那些主動上門找寧衛民說公事的官場朋友們。
最后一天還能加演一出《富貴長春》,順帶迎財神,連謝天酬神的功能都包圓了。
想想吧,這就叫一舉數得,得有多么的好呢?
沒轍,誰讓人家江念蕓就是出身大戶人家的小姐呢,這方面那就是專家啊。
主打就是一個吃喝玩樂,公私兩便,樣樣周全。
因此實際上,此舉不但飽受各方好評,就連大年初一給江念蕓打電話來拜年的鄧麗君,一聽說這邊有如此安排,她也坐不住了。
原本呢,這位亞洲歌后,是因為去年上春晚的后續影響,有點不敢回寶島,才跑到港城和家里人見面團聚,一起過年的。
這不,還是天性好玩兒,耐不住寂寞,一聽說這邊更精彩。
大年初四,這位鄧小姐就打個“飛的”跑來京城,跟著湊熱鬧來了。
而且她還不是自己來的,是組團來的。
不但帶著自己父母和三哥,還有兩個圈內好友林青霞,麥靈芝。
親朋好友,全都被她一起給拐帶弄過來了。
美其名曰“都想見見孩子,給小寧澤添添福氣”,其實是受不了蕓園享樂的誘惑。
那想想看吧,這一下子又來多少人?
那真是日日笙歌,夜夜牌桌,蕓園要能消停得了才怪呢?
不過話說回來,江念蕓也好熱鬧,樂得來這么多牌搭子,還能和同齡人鄧父鄧母聊聊過去的事兒。
而且人家也不是空手來的,場面上不差事,小寧澤的紅包和禮物可是又圈了一波財。
這一點不奇怪,因為誰都得承認,鄧小姐在人情世故方面可是相當精通,待人接物向來出手大方。
她能自己私生活湊合一碗清湯寡水的掛面,但招待朋友的時候,絕對是豪華飯店燕參鮑翅。
再加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她的好閨蜜林影后同樣是要講排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