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抹嘴兒就跑,睡完了日本連嫖資都不給啊,那也太過分了。
他可是體面人,自然辦事兒就得講究點。
從做空日本上賺到的錢,去好心的“幫一幫”可憐的日本人民,這沒什么嘛。
恰恰相反,還能借機壯大自己,劃拉劃拉日本的稀缺資產呢,難道不好嗎?
什么叫中日友好?
什么叫國際主義精神?
按他的理解,“口蜜腹劍”就是中日友好。
“既當且立”就是國際主義精神。
當然了,這話不能對外說,得悶在心里,這才能具有迷惑性,達到他經濟殖民日本的真正目的。
其實美國人會什么啊?
傻,壞都壞在臉上,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是壞人。
就知道弱肉強食,零和游戲,這么吃人,吃的太糙,太急了。
他就不一樣,他和美國那些金融大鱷一起洗劫完日本,打完悶棍之后,他壓根就不跑。
而是要留在原地,以好心救助者的形象出現。
他要摸摸小日子的頭,再來一波“雪中送炭”的慈善。
“被搶了呀,被打慘了呀,這特么美國人太孫子了。”
“別哭啊,哭什么?哦,錢都沒了?沒事兒,我有啊,先借你。”
“客氣什么,等你有錢了再還唄,順便請我吃頓大餐不就ok了……”
“你瞧你,還挺客氣,非要把手表押給我了。哎呀啊呀,這都有表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差不多就這么個路數。
要知道,真正高水平的掠奪可并非只是明目張膽的搶劫別人,而是賣了別人,還能讓別人給你數錢。
所以說啊,華夏的文化絕對的博大精深。
到底是趁火打劫還是拔刀相助?
有時候可能只是詞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其實意思是完全可以等同的。
說句不好聽的,在寧衛民的眼里,日本這個國家比電視劇里那個慷慨的“傻柱兒”也聰明不了多少。
只要有個賣弄賣弄“風情”秦淮如給丫點“甜頭兒”,不難把日本政府也變成五迷三道分不清好賴人的舔狗。
關鍵就看他怎么操作了。
總之,想明白了這些,寧衛民就已經沒有了太多的擔心和顧慮,決定要放開手腳在泡沫經濟的黃昏,親手取走敵人的首級,感受報復的快感了。
他原本就不是個安分的人,穿越者的外掛更給了不肯老老實實當咸魚的他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