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一個要求,百分百按照我的指令去做。我不需要你們的建議,也不要你們質疑,更不許你們相互聯系,ok?”
1989年10月23日,周一,終于到了兩軍即將對戰的時刻。
這天早九點,寧衛民面對即將替自己“出征”的戰士們,又著重叮囑了這句話一次。
這些人一共九人,其中操盤手都是佐川建一幫忙找來的。
因為事關重大,寧衛民給每個操盤手還配備了一個助手,負責記錄每日財務變動并向自己每日匯報。
除此之外還有寧衛民從阿霞手里臨時借調的幾個能打能殺的14k兄弟。
既可以負責他們的安全,為他們處理日常瑣事,同時也是一種監督和威懾,作為萬一的后手。
就這樣,一個操盤手,一個財務人員,一個保鏢,不同職務的三人就構成了一個個可以幫助寧衛民去打擊對手的小組單元。
而這三個小組,均會于今日出發,分別前往野村證券港區營業部,大和證券中央區營業部,以及大阪的大和證券分部。
隨后,他們將在寧衛民的統籌下指揮作戰,分別負責操作寧衛民的三個不同賬戶的交易。
所以寧衛民為了便于自己遙控,隨時下達指令,不但給他們每個人都配備了一部“大哥大”樣式的移動電話,而且給他們每個人開出了一千萬円一個月的酬勞。
也就說,這三個小組全員九人,只要他們恪盡職守,老老實實聽話。
那么他們為寧衛民服務期間,不但衣食住行全包,而且每個月都能旱澇保收,掙到相當于他們過去全年的收入了。
只是話又說回來了,雖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這依然只能保證這些人最基本的忠誠度。
畢竟這些小組成員都是臨時招募拼湊起來的,如果面對敵人的刻意拉攏,面對更高的開價,難免會有人會滋生出別的想法。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意識到了,真正能夠保證這件事不走樣,不跑偏的關鍵,除了天命在身的外掛之外,其他靠的就只有自己的嘴嚴。
因此他這次靠著借天劫之力來實施的報復,目前全局計劃都只存于他自己的腦海,他對任何一個人都沒有透露詳情。
就連他真正的心腹佐川建一只是知道他要打擊哪幾個冤家對頭而已。
但究竟什么時間該去做什么事兒,每一步要實現什么樣的目的,最終做到什么程度,佐川建一依然沒譜,只能隨著這件事的進程逐步了解。
所以,只要寧衛民自己不說,誰都不會知道他每一個指令的真正意圖。
哪怕他在市場中的操作虧了,也沒人知道他到底是為了迷惑敵人呢,還是真正的出手,又或者是另有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