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十年之后的網絡時代里,幾乎每個關心經濟的華夏網民都習慣了把共和國的經濟狀況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做個對比。
以求從中借鑒經驗,來展望本國經濟走勢,理解當下的經濟環境。
所以對于日本發生過的經濟泡沫,大家都并不陌生,基本上都知道日本經濟巔峰時,日本人的生活有多爽,以及泡沫崩潰后日本有多慘。
但是說到這場經濟泡沫發生和被刺破的具體經過以及相關細節,大部分人卻沒有多少了解了,很多人甚至以為日本股市崩盤了,日本樓市就也隨之崩潰了。
實際上,日本經濟泡沫雖然是由股市和樓市兩個市場的瘋漲走強一起造就的,但兩個市場崩盤的時間節點卻并不相同。
1989年底,日本政府為抑制資產泡沫和解決貨幣問題開始大幅加息。
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政府連續五次上調貼現率,直至6%。
這一流動性緊縮政策的實行,的確可以視為日本政府將日本經濟泡沫主動刺破的導火索。
但問題是對比日本股市崩盤,日本樓市的破滅具有相當的延遲性。
在日本股市崩了之后,日本樓市可還硬抗了幾乎一整年呢。
甚至在日本股市最初的下跌階段,日本樓市還因為資金從股市出逃到樓市,出現了一個小陽春,讓原本已經滯漲的樓市又向上躥升了不少。
當然,這并不是什么好事。
最大的壞處就是給日本人帶來了完全不切實際的希望。
導致許多人沒有第一時間清醒過來,始終活在日本經濟仍舊向好,股市能重新崛起的幻想中。
以至于許多人不但沒能及時止損,甚至越陷越深,不乏有人反復被市場的鐮刀收割了兩次。
另外一個說起來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情況就是,1990年3月初,當已經就任日本銀行總裁,被稱為平成鬼平的三重野康為了讓房價不再上漲,回歸理性,總算說服大藏省發布《關于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以減少銀行對不動產的融資之后。
結果事與愿違,這一板子打下去居然又打在了日本股民的身上。
不但沒能阻日本樓市價格的上漲,讓房價回歸理性,反而先一步造成了房地產股的暴跌,讓日本股市正在進行中的反彈行情戛然而止。
導致那些堅信大盤反轉,賭上了身家的日本股民再次經歷資產縮水,哀嚎四野的慘狀。
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在日后長達數年的時間里,日經225指數甚至再沒有過像樣的反彈。
完全是一路出溜,從半山腰滑落至山底。
不能不說,日本股民還真有點冤枉啊,這是旁人唱戲,自己挨打。
就這個烏龍鬧得,估計就連三重野康也是瞠目結舌,禁不住吐血三升的啊。
反正不管怎么說吧,日本股市再度遭遇利空暴擊是已經注定的事實了。
所以1990年3月5日周一,東京股市一開盤。
受周末利空消息影響,房地產板塊大幅下挫,集體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