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助人為樂也不是傻子,最基本的底線的,那就是不能賠錢。
所以他隨后還要求佐川建一,盡快通過野村證券的賬戶,采用融券的方式賣出至少相同數量的阪和興業股票,來做對沖。
就這樣,寧衛民又重新涉足了日本股市,并且幾乎算是以一個脫褲子放屁的荒唐方式,來幫助北茂穩住了公司的局面,保住他的社長地位。
甚至事后,寧衛民在北茂對其宴請表示感謝的時候,他還好言相勸,建議他盡早出清手里的金融資產和不動產。
想點醒這個家伙遠離經濟泡沫破裂的風險,免得其再重蹈覆轍,走上那條“人還在呢,但錢都沒了”的歷史老路。
應該說,絕對算是對得起他了。
但可惜的是,阪和的問題是時代的問題,而且人畢竟是局限的,認知不到就于事無補。
即使走到了這一地步,但北茂還依舊對經濟泡沫破滅的破壞力缺乏必要的敬畏,剛剛接受的教訓并沒有引起他足夠的重視。
甚至恰恰相反,北茂反而依舊相信虛無縹緲的日本經濟神話。
他既不相信日本的土地價格也會崩盤走低,也不認為他所投資的金融資產就此沉淪。
他的理由是自己和銀行的交叉持股高達八千億元,目前利潤還有一千億,只要不賣總會漲回去。
另外,土地賬面的價值也從五十億円增加到了兩千五百億円,看樣子很快就會變成三千億。
光這些,他認為日后就足以彌補三千億円的特別損失。
更別說,由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發行的營業特金與指定金外信托這些金融資產,還予以收益率的額外許諾,對他保證實際收益會比目標利息要高。
正是出于對日本銀行和信托公司的信任,北茂才對此深信不疑。
他向寧衛民得意洋洋的展現了他手持的憑證——一紙對方簽名畫押的保證書,還一再建議寧衛民也拿出多余的錢來買上一點才好。
對此,寧衛民也只能敬謝不敏,祝愿他好運了。
這就是“好言難勸該死的鬼”啊。
自己想要作死的,你怎么攔都攔不住,還得讓他親身經歷過一次,才知道后悔,知道怕。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這家伙自己非要自尋死路,對寧衛民來說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畢竟阪和興業的技術對于華夏還是有用的,真要是等到這家企業被北茂給搞到要破產的地步。
到時候寧衛民能用極低的價格買下來不說。
想必這家伙不但不會拒絕,反而還會由衷感謝寧衛民的雪中送炭吧?
想到這兒,寧衛民自己都覺得自己有點像反面角色了。
這么算計一個沒什么壞心眼,不喜歡煉鋼,只迷戀炒外匯的家伙,他還真有點于心不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