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共和國來說,1990年受人矚目的大事,固然發生了不少。
但最有群眾基礎,最能激發老百姓熱情,牢牢把五十六個民族的心凝聚在一起的,卻無疑只有一件大事。
那就是當年九月份,要在京城舉辦的第十一屆亞運會。
這屆亞運會啊,意義太不一般了。
此前,共和國僅作為普通成員參與亞運會。
而此次承辦,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標志著我國已經正式邁入亞洲頂級體育賽事承辦行列。
它不僅僅是一場體育比賽,更像是一整個國家、一整個民族共同完成的一次盛大亮相。
尤其這屆的承辦資格,還是京城和日本廣島硬碰硬搶過來的,就更令人倍感期待和激動。
所以為了把這屆亞運會辦成一屆能給全體國民長臉的盛會,京城市政府在中央的支持下,也是不惜掏光家底,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
籌備過程歷時六年,涉及新建和改建場館八十多個、亞運村建設等大型工程。
賽事共設27個運動項目、308個小項,參賽國家和地區達36個,可謂規模空前。
所以別看目前時間才進入五月份,距離亞運會正式召開還有好幾個月呢。
但隨著因為對這件事的重視,京城市委在五月初召開工作會議,已經正式傳達中央對亞運會籌備工作的重要指示,讓整個京城提前開始為即將到來的亞運會騷動不止了。
手持金牌做奔跑狀的亞運會吉祥物熊貓盼盼將體育熱潮帶進了大街小巷,滿大街都是亞運宣傳曲《亞洲雄風》的聲音和支持亞運的橫幅。
搖呼啦圈的大爺大媽和小屁孩們玩兒的不亦樂乎,徹底取代了那些原本占據街頭的霹靂舞者和馬路歌手。
京城幾乎所有三星級的酒店都接到了相關的接待任務,外語培訓和亞運標語成為了酒店行業的考核目標。
大中小學校開始為了亞運會開幕式的表演,選拔優秀學生,準備集訓。
交警開始嚴查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
就連街道大媽都開始重提“五講四美”,嚴抓隨地吐痰和亂扔煙頭的肇事者了。
尤其伴隨著京城五洲大酒店竣工……
京城民航營業大廈竣工……
京城國際會議大廈啟用……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竣工……
這一個個與亞運會有關的重大項目完工的喜訊依次被各路媒體披露出來,全國人們的精神狀況徹底被點燃了驕傲和自信。
可以說現在京城就像響了一聲發令槍似的,幾乎各行各業,各個政府部門,以及各基層組織,都在為了即將到來的亞運會而加倍忙碌起來了。
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這樣豪邁的口號或許聽起來讓人覺得有點夸張。
但此時的京城,真真切切就是這么個氛圍,為了辦好它,大家伙兒絕對掏心掏肺。
以至于在媒體揭示,本屆亞運會還存在著一定的的財政窟窿后,一場自發的、轟轟烈烈的捐款熱潮也在這個時候迅速燃起,并且席卷了全國!
于是全國各地,從小學生開始,都把舍不得花的零用錢、買冰棍的錢、存了很久的硬幣,認認真真地塞進了各個學校的捐款箱。
老師們說捐給亞運,為國家做貢獻,孩子們聽得特別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