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般人處于這種情況下,不說要逃稅,也會合理避稅,能少交就少交。
哪怕有人嘴上說的好聽,但身體也會誠實的去放縱欲望。
偏偏寧衛民,他一個年輕人,明明處在在人生階段欲望最旺盛的階段。
居然能夠如此堅定,做出這樣有損于個人利益,卻一心為公的選擇。
而且還能知行合一,落到實處。
這未免也太神奇了一些?
要知道,雖說寧衛民現在已經“有信仰”了,也算是“組織”中的人了。
可其中到底怎么回事兒,沒人比負責牽線搭橋的霍延平更清楚的。
他其實一直對于寧衛民都帶有一定有色眼光。
雖然欣賞他的才華,認為可以培養,可以扶植,可以利用。
但也一直心懷成見,覺得適當時候對寧衛民也需要敲打,需要約束,要把韁繩牢牢攥在手里的。
尤其他清楚寧衛民絕不是那種死心眼的人。
以其的靈活的心性和聰慧的頭腦,不會不明白,這樣的財富代表著什么樣的力量。
然而這小子還堅持這么做,居然表現出了超越世俗的覺悟道德。
如此違背常理的一個結果,這不能不讓霍延平內心大受觸動,思緒萬千。
他不可避免的,感到要多花一些時間好好去重新琢磨一下寧衛民這個人了。
他完全想不明白,寧衛民如此杰出的品性和覺悟到底是先天生成的還是后天養成的?到底是什么緣故能讓他做出這種堪稱“圣人”一樣的事情來?
反正不管怎么說吧,寧衛民所做出來的事情,完全讓霍延平他對于商人必定唯利是圖的看法產生動搖。
如果說過去,他對寧衛民始終抱有一定程度的警惕和戒心的話,那么通過這次的事情,這一切都幾乎不復存在了。
因為沒有什么比一個人愿意為了自己的國家放棄這么一大筆個人財富,更能證明這個人是否人品過硬的了。
霍延平現在完全相信寧衛民是心中充滿報國熱忱,說到做到的人。
他對于寧衛民的欣賞和看重也因此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有些事兒即便一時還想不通徹,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反正他只需要知道寧衛民這個人誠實可信就夠了,這樣的人自然要不遺余力的加以幫助。
于是很快,霍延平就主動為寧衛民繳稅的事兒跑前跑后,張羅起來了。
就這樣,寧衛民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跟著為他協調各路關系的霍延平跑了不少個地方,見了不少有份量的人物。
甚至還有幸進了一次“海子”,不但親身游逛了一次常人難有機會看到的“御花園”究竟是何風貌,也在這里重新見到了當初那位負責曾經在蕓園與鄧麗君會面的大人物。
他根本不用懷疑,就能看出,霍延平為了替他圓滿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甚至為了更好的保護他,應該是把幾乎所有的人脈關系都用上了。
對此,他也是相當感動的,感覺霍延平對待自己恐怕比真正的子侄還要好。
而最終,寧衛民也如愿以償的得了可以保持低調之身的特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