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一語中的,一下子說中了天壇園長的心病。
要知道,共和國建立初期,由于首都需要大量的辦公用房,各個單位紛紛“號”房子。
再加上當時的社會,普遍對文化遺產的認識程度還比較低。
于是一些古建筑,就相繼被占用了。
就天壇的具體情況來說,更是尤為嚴重。
本應該是二百七十三公頃的壇域內,差不多有七十三公頃的外壇土地都被占用。
天壇幾乎丟失了外壇面積的一半。
這就導致天壇“天圓地方”格局不復存在。
內壇“蒼璧禮天”,外壇自然郊野的植被形態,統統受到嚴重破壞。
原有的文化內涵和肅穆氛圍大打折扣
實際上如今通往圜丘壇的原有祭祀路線,以及部分神樂署原址,都被已經被外單位占用。
犧牲所已完全不復存在。
另外,由于天壇部分建筑及配套設施受限,由于部分內壇墻緊鄰外單位建筑,也給古建維修工作造成了重大阻礙。
尤其分散于外壇墻的大部分居民樓建筑年代較早,生活環境和設施較差,部分私搭亂建甚至依墻而建,嚴重破壞了壇墻墻體。
所以怎么才能要回這些房子,一直都是多年來持續困擾天壇園長的難題,要比資金匱乏的問題更難解決呢。
說實話,即便這個年頭,還沒有什么“影響世界文化遺產整體性展示”的明確概念。
天壇方面甚至都沒有萌生意識,去制訂該如何完善規制,恢復皇家園林原貌的具體計劃。
可在天壇園長的心里,這些地方終歸是天壇所有。
既然所屬權是明明白白的,他又怎會甘心被旁人白占了去
別的不說,就說寧衛民提及的那個發射臺,就占了一個偌大的院子,有好幾十間房呢。
再說沒出息一點,這年頭京城到處缺房,難道天壇的職工就不缺房嗎
一樣啊。
那憑什么好好的房子讓外人住啊
用來解決內部職工缺房的問題好不好
而如今,突然寧衛民就給天壇園長出了一個靠譜的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