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桃園,是通海城第一座模仿國外歌劇院改造的洋劇院,在這里上演了九州第一場歌劇,那還是大北朝的時候,現在半個世紀過去了,陽桃園的規模已經被超越,但作為老牌劇院卻一直是本地人津津樂道的。
今天,在這里上映的是《月夜怪盜》。吳冰動用父親的關系,請來了眾多的企業家、實業家。
五十人的廳座無虛席,其中還有一個《海報》的記者農成心,一個是《世報》的記者袁洪。他們都是被請過來做采訪,寫影評的。
記者也算是見多識廣了,畢竟通海城有什么新鮮事情都瞞不過他們的眼睛,但首映和影評還真是第一次。
“吳大公子難道不怕我們覺得電影不好看?”農成心表示不好看,他可是會如實寫的。
“他們對電影很自信,不然也不會請我們兩個了。”袁洪倒是很期待:“拭目以待吧,雖然吳公子的前兩部電影都一般般,但這次如此大動干戈,說不定真的會有突破。”
“面粉大王的面子還真是大,工業區的一半廠長都被請來了吧。”電影還沒有上映,還不能提前下判斷,但到場的名人卻可以先記錄一下。
卷煙廠,造紙廠,汽水廠,鉛筆廠,火柴廠,絲織廠,毛紡廠……
這些支撐通海城經濟,壟斷南方日用百貨生產的廠長們都到場了。
“他們難道不知道月夜怪盜是專門以他們為目標的么?”想到這些怪盜的潛在受害者現在要為怪盜叫好,農成心就覺得有趣。
“面子還是要給的,不過我也很期待。”
就在這份期待中,電影開始了。
首先吳冰做了簡單的感謝,然后關燈,電影正式開始。
黑白默片,基本都是一個場景一個機位。但在葉北的堅持下,一系列全新的拍攝手法出現,機位多變,鏡頭多變,以此來表現張力。
一開始就是一雙腳,這是前所未有的開場,以前的電影開場就是一個場景,而且是固定的鏡頭里的畫面,完全沒有動感。
但現在鏡頭竟然隨著雙腳在移動,讓人感覺這雙腳要從屏幕里出來了,觀眾能清晰地感受到雙腳踩羊毛拖鞋的主人多么急迫,凌亂的腳步反應了人物的心情。
雖然沒有聲音,但畫面都呈現了出來。
鏡頭一轉,一扇門被推開,一張扭曲的臉呈現,大家看到這個表情,看到他張大的嘴,不由會思考他到底看到了什么,為什么如此驚恐和憤怒?
然后鏡頭再轉,大家終于知道為什么了,因為保險箱被打開了,里面的珠寶黃金都消失了,只留下一張紙。
一只手顫抖地拿起紙,大家看到紙上的內容:不義之財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然后鏡頭從打開的窗戶推進,大家知道怪盜肯定是從窗戶里進出的。
鏡頭繼續推動來到高處,出現中遠景,中景是屋頂,遠景是月亮,一個披風橫搖的影子正在屋頂快速奔跑。鏡頭都追不上了。
大家知道這個影子就是剛剛完成盜竊的怪盜,雖然沒有呈現怪盜偷竊的過程,但通過一系列的剪輯手法和鏡頭語言,還是讓人腦補了刺激的案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