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世民這么說了,那就說明有戲了。
于是,李承乾便開了口。
“隙地真人可曾想過,你一生醫術傳于世人?”
孫思邈應道:“老夫有想過,可是一些人并不符合于我的要求,碰不上好的,寧缺毋濫!”
古時候的手藝人把自己的本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時常有門派之別,或是敝帚自珍,不外傳,或是挑選弟子的條件十分的苛刻,致使歷史上許多技藝都失傳了,古人這種寧缺毋濫的精神有好也有壞,但是壞得更長遠。
這就是高人的追求吧?
但李承乾不以為意。
“如果這事由朝廷來出面呢?”
李承乾的話,惹得李世民的注意。
他也應和道:“朕以為要行!朕怎么沒有想到可以這么干呢?乾兒,你可真的幫了朕的大忙!”
李承乾回應道:“其實兒臣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關于醫療的問題,正好想到此處。”
若是這么說的話,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知太子殿下當如何?”
孫思邈不解,問道。
“由朝廷在民間選出五千到一萬人,這些人再通過一次基本考試,遴選出一千人,這一千人之中,再由孫真人把關,最后留下百人,這百人,定是能傳孫真的之衣缽!而且這一百人如是出去,不必多,一人一年五千人就好,僅是一年時間,便可以達您百年之數。這里是每年的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您的徒弟只多不少!”
為什么是一百人,因為多的話,孫思邈也教不來,如果是一百人的話,那簡直是十分容易的啊。
“且,只要您教會了他們,朝廷便可以選出十萬百萬人出來,再次遴選,由這些人去教,那么孫真人的醫術一定會發揚光大。”
這就是所謂的一傳十,十傳百,百傳萬萬千!如此下去,那救治的人才多。
“孫真人以為呢?這可比您一心鉆研醫術要好,屆時,朝廷還會提供出平臺,讓天下醫者一起交流,提升醫術水平。”
李承乾的方法十分之超前,又具有可行性。
就連李世民也是點頭稱是。
“非常好!非常好!”
他說道。
而長孫皇后與楊妃等人也是極其同意,為什么以前就沒有這么想過呢?
就是有人不爽,不過她不爽,也改變不了事實,因為李世民都同意了。
且孫思邈也是點頭道:“如此一來,確實可行。那才是真的救治天下!”
孫思邈算是開竅了,這么一來,他的醫術算是后繼有人了。
“那父皇的意思呢?”
“好!一切就按乾兒的意思來,來人,傳朕旨意!”
李世民直接下了旨意,之后孫思邈又道:“若是這樣的話,老夫在五臺山那時還有許東西要取來,并且我還要回去一次,半個月之后,老夫定當歸來長安,如太子殿下所說的做。”
“好,如此辛苦了孫真人了。”
李世民興致十分的高。
而孫思邈便離開了太極宮。
“乾兒,你真是幫朕的大忙了!你要什么,直接說!”
李世民道。
“這是兒臣應該做的!”
李世民也不知道獎勵他什么,畢竟都太子了,官什么的,對他也沒有用處。
李世民又是問李承乾道:“對了,你來這里所為何事?”
“關于法師出行天竺一事?”
李世民拍了拍自己的腦袋道:“瞧朕的記性,竟然給忘記了,三天后吧,三天后,朕親自送他往天竺!”
這么說,唐僧最多再住三天,沒辦法,這三天,他就忍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