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亂說話,我怕真上架后垮掉。”徐然最后謙虛對張梓軒說道。
張梓軒笑道:“好好,我也不亂說了,不過你這個開門紅值得慶祝,回來咱喝兩杯。”
徐然肯定道:“必須的,不過想到宣傳,上臺我就蛋疼啊。七分多鐘的歌,子昂老師真能折騰人。”
“哈哈。”張梓軒幸災樂禍。
……
當晚,《沖動的懲罰》上架,徐然也開始他漫漫的宣傳之旅。
對徐然這樣的歌手來說,歌曲上架掙的數字正版費,只是小頭。
就像網絡小說行業里面,大神的電子訂閱稿費只是他們收入的小頭,周邊版權才是大頭。
有的大神小說單是一個影視改編,掙的就是幾百乃至上千萬的版權費。
徐然這個級別的歌手,雖然不在乎數字正版費了,但如今數字銷售也是人氣的一種體現。
上架第一天,《沖動的懲罰》二十四小時數字版權費銷售擠進官方周榜前三十,月榜前一百五十。
很給力!
這個官方榜紀錄了大部分音樂網銷售數據。
后臺同步,以便監督,規范市場。
這是前兩個月出現的官方榜單。
音樂協會推動促成的,為歌手努力創造一個好環境,好市場。
雖然銷售周榜單前三十跟前十差距有點大,但第一天就擠進前三十,讓網友和音樂人很吃驚。
前十的那些歌曲,都是上架一兩周后,傳播度高了,下載的人多,才有可能擠進去。
第一周最后一兩天擠進去的都很少。
但《沖動的懲罰》上架第三天,就穩穩擠進前十。
“這么長的歌曲,下載費用跟別的歌曲一樣,一首相當于兩首,買了不吃虧,買了也不上當。”
很多網友笑稱。
張梓軒唱片公司里,參與制作《情人》的幾個音樂人在會議室里開會。
“老張,子昂是不是偏心,給你的歌區別對待?”監制有些郁悶問道。
“沒有。”看到徐然又大火一把,張梓軒說一點都不嫉妒是假的。
“怎么我們就失敗了,從來沒擠進過前十。”制作人吞云吐霧,一籌莫展。
《情人》在銷售周榜上,最遠的一次只是擠進前二十。
榜單建立后,大家認為,陳子昂以前或自己唱或給別人唱的歌曲,銷售進周榜前十是必然的。
可到張梓軒這,僅僅勉強擠進前二十。
雖然只是差了十名,但有時候,前十和前二十,就是十幾萬的差距。
這點錢雖然分到手上不多,但銷售一方面就是代表歌曲受歡迎程度啊。
大神的書訂閱收入雖然是小頭,但訂閱卻是書好不好,火不火的判斷依據。
“當初《沖動的懲罰》和《情人》,是子昂老師一起給我的,我看了之后糾結,然后被徐然趁機搶走了《沖動的懲罰》。”張梓軒道出當日的原委。
監制無語:“那就是編曲上出問題了,一個風格的歌曲,沒道理老徐火了,我們不溫不火。”
“這個妖孽,他怎么知道要融合西域民族音樂,而不是別的民族音樂?”制作人想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