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是其次,認識新朋友才是正事。
此外,他也找張寶瑩聊。
張寶瑩認識的導演還挺多的,陳子昂還把劇本給張寶瑩看了。
但看完之后,張寶瑩陷入沉思。
良久,她說道:“偏文藝,貼近現實作品的導演,還是比較多的,因為這些都是中小成本電影,不像商業大片大制作。”
商業大片的導演,都是有過資歷的。
畢竟那種大制作,成本動輒上億,投資方不傻,不會把錢交給一個沒資歷的人去幫他們生錢,那相當于把車子方向盤交給一個沒開過車的人。
“我幫你聯系一兩個這類片子的導演吧。”張寶瑩最后對陳子昂說道。
她搭線的,都是她自己比較有把握不坑陳子昂的。
因為陳子昂明確說過,伯玉娛樂要投資。
涉及到錢,還是上千萬,張寶瑩不想因為自己介紹的人成了,幫陳子昂導演電影,結果卻撲了。
就這樣,李秋婷在努力說服李一柏,張寶瑩這邊則給陳子昂搭線候選導演。
沒幾天,陳子昂和李秋婷親自上門去,請一位專拍愛情片的導演。
這個導演有四十來歲了,拍過不少都市愛情片。
有撲,也有火的。
火的電影,有兩億票房,成本卻只有四五千萬。
這樣算來,各方包括院線等掙了一億五千萬。
這樣的投資,利潤很可觀。
“孫導演好!”
陳子昂和李秋婷登門,拜訪孫正紅導演——張寶瑩搭線的導演。
孫正紅的名字看起來比較女性化,其實是個大老爺們。
“你們好!”孫正紅給陳子昂和李秋婷倒茶,會面地點就在他家里,冀州的省會。
孫正紅雖然也簽約了影視公司,但時間寬裕。
當初,他簽約五年,至少要為公司拍三部電影,他前三年半就拍完了三部,算起來小火了一部,撲了一部,一部則不虧不賺。
還剩一年多的時間,孫正紅可以跟公司協商,出去拍別人的電影。
“冒昧打擾孫導演了。”陳子昂坐下來,喝了口茶,然后開門見山問道:“孫導演看過劇本了吧?”
來之前,陳子昂就把劇本交給孫正紅看了。
“嗯,看了,劇本很好。”孫正紅臉上無喜無憂,做導演的,可以說是整個劇組的統治者,都比較有威嚴。
“不知道孫導演有沒有興趣來執導,拉投資由我們伯玉娛樂來操勞。”陳子昂笑道。
孫正紅知道伯玉娛樂要向影視領域發展,他之前看過伯玉娛樂的一些資料。
對方有求于自己,孫正紅當然不會放過一些利益,開口說道:“可以,但我要終剪權。”
李秋婷臉色微變。
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甚至好萊塢,影片的終剪權極少有在導演手上的。
九成以上的情況下,導演只有部分剪輯權。
剪輯師單獨存在的意義是因為剪輯本身是藝術,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一項復雜的技術。
如何將素材排列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需要依靠剪輯師多年的經驗與高超的技巧。
很多時候,剪輯師對蒙太奇的運用和細節的處理要遠遠超出導演本身對電影剪輯的理解水平。并且導演很多時候對影片的有些處理有著自己的執念,類似于當局者迷。
剪輯師,是幫助導演走出這些“陷阱”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