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哪國的資本巨鱷,都能影響一個國家。
幾個資本巨鱷、大財閥聯合在一起,甚至能影響和控制一個國家的經濟。
這一點,在資本主義國家尤為明顯。
事實上,資本主義國家,就是大財閥們在控制總統,控制政府,他們的利益和意志,主宰著這個國家。
比如前世的韓國,財閥勢力強大。
許多在中國的韓國人甚至戲稱自己來自“三星共和國”,因為三星集團的業務無所不包,普通人就算一生的吃穿住行只用三星產品,也不會缺少什么。
三星的年營業額占韓國GDP的20%左右,再加上其他三四家排行靠前的財閥,可以占韓國GDP的60%。
如果再添幾家,前十名財閥的營業額達到韓國GDP的80%,就算不在財閥旗下的企業瞬間全倒閉,韓國經濟也不會受到太大的震蕩。
細看歷史,韓國這些企業從建立之初,就和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第一批財閥的資產來自日占時期的礦山和工廠,當時的政府廉價出賣這些資產,還給財閥提供優惠政策,換取他們的支持。
60-70年代,韓國獨裁者鼓勵財閥發展出口型產業,對產業升級和出口貿易給予巨額補貼和廉價貸款,甚至直接指定某個財閥發展特定產業。等到軍政府下臺,韓國實行憲政的時候,財閥已經成為韓國經濟不可動搖的主體。
如此強大的財閥,如此密切的政商關系,財閥當然不會放松和政府的聯系。60年代,軍政府出面組織了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并指定三星和現代集團的總裁先后任會長。同時,財閥們也秉承獨裁者們的意愿,組織了專門的政治獻金機構。
樸美女總統遇到的政治危機,重要誘因是閨蜜在MIR文化財團等機構插手過深,并向財閥募集了數百億韓元的資金。檢察官要求九大財閥的總裁出庭回答問題,他們無一例外地承認了財閥在出資時要考慮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不過,對于財閥們實際控制經濟的現實,好幾屆總統都有心改變。但財閥的勢力已經強大到足以綁架國家經濟的地步,稍有不慎就會讓韓國經濟翻船。
對韓國人來說,更要命的是,在1997經濟危機過后,韓國財閥的相當一部分股份已經被西方資本收購,三星集團有一半股份歸于華爾街,即韓國財閥很大程度上是美國資產。
然而,財閥之間也有競爭,有傾軋。總統拉起的私人班底一般也很難做到政商交易不留痕跡。一旦有了政治斗爭,或是財閥之間出現矛盾,這些替總統收錢辦事的親信必定會被拉出來示眾,這就是歷屆總統栽跟頭的時候了。
事實上,韓國“憲政”搞了20多年,每一任總統都貪腐,最后都被證明是財閥的傀儡。
石子峰科技現在還不能說是中國的大財閥,但這兩年多,它發展的迅猛,崛起的強勢,令界內無數人聞風喪膽。
石女王在主攻互聯網領域的同時,悄然向實體領域擴張,比如智能手機領域,比如汽車領域……
支付寶相當于一個銀行,千萬用戶存錢進來,它給用戶支付利息,活期利息比傳統銀行的短期定期利息還高。
這些錢,只要在合法范圍內,石子峰科技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
除了借貸給大中小型企業,它自己也可以“借”來投資、入股。
確實,石子峰科技現在不止在打造互聯網生態閉環,還在強勢向實體業進軍。
有些互聯網人不懂石女王的意圖,但關彤彤爺爺這樣的人,怎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