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省素有“歌海”之譽,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桂省各族人民一向有愛唱民歌的習俗。
劉三姐是壯族人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每逢節日及重大節慶活動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傳情達意。
農歷的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歌圩,在這一天許多壯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紀的老人都會在田間山坡上相互對唱山歌,以歌定情,以歌會友。他們帶著節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飯和彩蛋,先祭祀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賜予歌才開始。
為把民歌發揚光大,二十多年前,桂省開始舉辦民歌節。人們在民歌節上以歌傳情,以歌會友,共同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民歌成了飛架于桂省各民族與全國各兄弟民族及世界民族之間的彩虹。
為了把民歌節辦得更具特色,今年起,桂省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把“桂省國際民歌節”更名為“邕城國際民歌藝術節”,并定于每年的9月或10月或11月在邕城舉行。
這個藝術節由邕城市人民政府邀請國家文化部文化圖書館司、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聯合舉辦。
節日意義重大,宗旨是繼承和弘揚壯族人民的文化藝術,加強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藝術節期間,國內著名藝術家、歌手以及國外民間藝術家為觀眾帶來精彩紛呈的民族文化節目演出。與民歌節同時舉辦的還有時裝大賽、壯族節日聯歡、全國少數民族孔雀獎聲樂大賽、旅游美食節、桂省山歌擂臺賽以及經貿洽談會等活動。
“這屆民歌節,比你想象的更隆重。”飛機上,王茵對陳子昂說道。
“不就是大牌明星到場嘛。”陳子昂笑道。
王茵點頭,問道:“出席的人士,你想象得到嗎?”
陳子昂眉毛一揚:“難道有很多領導?”
王茵笑道:“當然了,借著這次藝術節,會有很多經濟合作。我看到過出席人員名單,緬甸總理,越南常務副總理,東盟秘書處秘書長,東盟10國有關機構和東盟秘書處官員,東盟國家駐華使節,中國商務部、外交部等黨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以及國家開發銀行等機構的代表,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代表團和西域生產建設兵團的有關負責人……”
陳子昂有些吃驚,這已經是包含政治意義的舞臺,逼格不比央視春晚低啊。
更重要的是,這是露天大型文藝晚會。
確實,這臺晚會,更多的出席人員名單,王茵沒說。
比如自治區黨高官,自治區主席,自治區高官及四家班子的部分領導,駐邕部隊、武警桂省總隊的負責人,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華僑代表等嘉賓。
抵達邕城,去晚會現場——桂省體育中心踩點,陳子昂有些熱血沸騰。
據說過幾天的晚會,這里有近4萬名觀眾。
晚會現場已經掛上橫幅,陳子昂看著巨大的橫幅。
最大的那幅橫幅,只有四個字,那是晚會的名稱。
“這么給力,居然以歌命名。”陳子昂看著橫幅笑道。
“那是因為你的歌好。”王茵也看著橫幅。
這場文藝晚會,以主題曲命名。
“聽說五大洲都有歌手邀約來到壯鄉首府趕歌圩,什么印尼、緬甸、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歌手登臺獻藝,以歌締結新友誼?”陳子昂問道。
“對的。”王茵笑道。
陳子昂躍躍欲試:“真想唱美國鄉村音樂啊。”
“胡說什么,自有人家本土的歌手來唱,你一個中國人,在這個藝術節上,唱別國的民歌算什么?”王茵責怪道。
說到這,王茵有些遲疑不定,補充道:“好像沒美國的歌手過來。”
“真沒有嗎?”陳子昂有點不爽,敢情人家看不上中國這個民歌節。
王茵雖然不是主辦方,但比較關注民歌,來什么歌手,她都有關注。
“雖說五湖四海,各大洲都有民歌歌手過來,但其實都不出名,在他們本國可能都沒幾個認識,來我們這,更沒人認識了。”王茵嘆道。
意思中國的音樂,不止流行音樂難以走出國門,民歌也不被世界熟知和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