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號本身就是知名國球手,拿到過奧運會冠軍,擁有很多粉絲。
他這一微博,如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塊巨石。
應媛媛雖然也是打打乒乓球的,但只是省隊,她有點名氣只是因為她當過一個國外的奧運冠軍的教練。
所以她的微博雖然發得很早,但沒多少人注意到。
即便經過兩天發酵,要是沒有推手的話,估計也就沉了。
但王號不太一樣,有不少媒體盯著他。
他一有什么大動作,肯定會傳開,傳播速度快不快,取決于是什么動作,有沒有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推波助瀾。
顯然,王號這條微博,讓一些像是鯊魚的媒體嗅到了血腥味,火速趕來,或轉發微博,或在自己的媒體平臺上出新聞稿子。
“前奧運冠軍手撕《投其所好》節目!”
“乒乓球國手怒斥春晚節目組!”
“國手王號為國球喊冤!”
“新年第一場大戲:運動員和演員之間的較量。”
“……”
不到半天時間,奧運冠軍手撕《投其所好》小品的新聞就鋪天蓋地傳開。
拿到世乒賽參賽資格的國手馬龍龍在微博中怒斥:“拒絕乒乓球,幾個意思?”
積極備戰奧運會的國手陸歡也很生氣發微博:“大過年的,看到這部小品很膈應,才知道原來很多同伴也看不慣,不止我一個。《投其所好》節目所有相關人員,你們欠我們所有打國球和喜愛國球的人一個道歉!”
某某前國手:“……”
很多打乒乓球的跳出來指責節目和節目相關人員。
《投其所好》引發的爭議,讓很多網友大吃一驚。
臥槽,還能這么解讀啊?
想想國手們跳出來,也算合情合理。
但看看《投其所好》表達的意思……
雙方都很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