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現在就給你寫材料,你回去準備就行。綜合體育館那邊的老師會主動聯系你。”打完電話,柳老師趕陳子昂走,他要忙。
陳子昂走后,去綜合體育館看看。
正在體育館外溜達,一個青春靚麗的女生朝他走過來。
“子昂。”女生走到看著體育館有些發呆的陳子昂身側出聲。
陳子昂扭頭一看,笑了起來:“思妍啊,好久不見,又變漂亮了。”
林思妍把頭上的連衣帽摘下來:“你嘴巴可真甜。”
陳子昂圍著體育館轉起來:“習慣了,每次見到我媳婦,我都這么說的。”
林思妍愣了愣,隨即甜甜笑起來:“那你媳婦可真幸福,再漂亮的女生,也喜歡聽自己喜歡的男生這么夸自己。”
陳子昂驚喜:“真的嗎?我還覺得我不會哄媳婦呢。我只是發自內心發自肺腑說心里話。那我以后可不能忘了這習慣。”
林思妍含笑不語,陪陳子昂繞圈。
走了半圈,陳子昂忽然停下來,指著體育館外墻說道:“有沒有覺得缺少了點什么?”
林思妍看著體育館墻壁,好奇問道:“缺什么?”
陳子昂虛空點著體育館外墻:“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林思妍眼中眸光異彩。
在體育館外,加上這么一句宣傳語,感覺整個世界都變了一般。
中規中矩的宣傳口號,很適合在整體氛圍偏嚴肅的校園或公眾場合里宣傳。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前兩句是前世清華五十年代的口號,當時對全國人民產生了深刻的的影響。
今世來到清華兩年多,陳子昂總覺得缺少了什么,直到來到綜合體育館外徘徊,他才想起來。
陳子昂平靜說道:“你不覺得,每天鍛煉一小時,這應該是終身養成的良好習慣,也是健康人生的基本條件嗎?有二種習慣,一種是好習慣,一種是壞習慣。保留一種壞習慣,會使人終身受害,養成一種好習慣可使人終身受益。每天鍛煉一小時,說起來并不難,要真學習、正作到每天不間斷,對人的意志也是一種考驗。每天鍛煉一小時,我覺得應該是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所要求的,可為中小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學習不好可以以后再學,比如文化課不好可以改學職業技能,要是身體不好就什么都完了。現在家長有一個共同的傾向,重視孩子的智力培養,而忽視非智力品質的培養。如人格、毅力、膽識、體質的培養,而體育恰恰能彌補這一不足。以后走向社會成功的關鍵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和學會什么專長,而是在于有沒有高尚健康的人格、持之以恒的毅力、敢冒險的膽識、與人溝通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
林思妍認真聆聽。
她將來是要走仕途的,國計民生,她從現在開始就要關注,并去觀察,去思考。
陳子昂的心聲,也是民聲里面的一種聲音。
陳子昂也知道,林思妍現在或許沒什么話語權和能力,但將來呢?
就說現在,她背后的親人,有的有話語權和這個能力,可以為國家做出一些改變。
所以,他跟林思妍說的并不是廢話。
他在埋種子。
“體育可以健全人格,勇敢精神,野蠻體魄。大學生不說,我國中小學生的體質二十年來一直走低,俄國一支平均年齡為11歲的少年足球隊在幽州期間,以大比分橫掃我們幽州多支小學足球隊。據我了解,這支來自俄國的少年冠軍隊在幽州進行了六場交流比賽,除了大比分戰勝兩支小學球隊外,與俱樂部設在朝陽區的一支同年齡段梯隊戰成3比3,更是2比1險勝中另一個俱樂部的同年齡段梯隊。中、日、韓三國學生參與的定向挑戰對抗賽顯示,中國中學生在運動中的耐力水平和運動后的恢復能力都遠低于韓日學生。比賽時日韓學生感覺不到累,而中國學生早已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比賽前即有中國學生因中暑而退出。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國家的公民缺乏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應試教育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社會和家長重智育輕體育,重營養輕鍛煉,重技能(學琴、學畫、學舞蹈、學寫作等等?)輕建康,許多孩子在補習班里疲于奔命。體育就是這么神奇,你蔑視他就讓你付出代價。少年強則中國強!不僅體育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健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站在全民健身、健康發展、中華民族真正復興的高度來重視青少年的健康……”陳子昂和林思妍高談闊論。
林思妍一點也不排斥這些。
要是其他男生這么跟她講,她想打死對方。
但這個人是陳子昂。
她覺得陳子昂說的話都很有魅力。
“鍛煉吧,讓我們都來參加體育運動,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扎根在我們心里。”陳子昂振臂一揮,而后看著一旁的林思妍。
林思妍神情認真,眼睛專注。
陳子昂說完有些疑惑問道:“你沒起雞皮疙瘩嗎?”
林思妍大眼睛亮亮的:“怎么會?很有道理啊。我準備回去跟柳老師他們說說,跟我爸媽我爺爺他們也說說。”
“走,我請你吃飯,這次不放你鴿子了。”陳子昂帶林思妍去吃飯。
“說好的SPA呢,什么時候兌現?”林思妍在一旁追問道。
“這個不行,我老婆知道了會打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