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格格》這部劇第一部是根據瓊瑤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前世,瓊瑤在首都旅游觀光,路過“公主墳”時,瞬間被這奇特的地名吊起興趣。
她對首都的地名和巷名很感興趣,因為它很寫實。例如帽兒胡同像帽子,狗尾巴胡同像狗尾,看到名字就可以想象它的地形。
但首都有個地區叫‘公主墳’她就非常奇怪了。后來她和一些朋友談起,才知道這個地名有個傳說:相傳,在乾隆時期,乾隆收了一個民間女子作為義女,封為格格。
這位格格去世后,因為不能葬在皇家祖墳,所以就葬在‘公主墳’這個地方。
《還珠格格》這個故事的靈感就來自于瓊瑤公主墳的一次觀光旅游。
該劇是瓊瑤首次嘗試將女主角定為一個無厘頭的小燕子,與以往她寫的苦情戲女主角都不相同,在最初開拍時,并沒有報太大希望,那個時代,因為大家拍歷史劇、宮廷劇都很嚴肅,算是她的一個新嘗試,沒有想到最后會成為經典。
李秋婷執導《還珠格格》,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過程也是多災多難。
據陳子昂所知,開工第一天,就非常不順利,撞車了。
最重要的是,當初《還珠格格》的演員名單里,本來沒有飾演紫薇的女藝人沐子。
李秋婷第一次內定飾演紫薇的演員,是一個叫王燕的女演員。
那個演小燕子的女演員,她本身有一點拳腳工夫,李秋婷怕用替身穿幫,所以定了這個有打戲經驗的新人。
可后來,這個女演員在《還珠格格》開拍前一周,接了一部電影,于是她通知劇組她要延期報到。
李秋婷和劇組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事情,臨時決定重新安排角色。
這時長相甜美的沐子被考慮到了,但是李秋婷她拍戲經驗不多,不能擔當小燕子這個角色,就安排她演出紫薇一角,把比較靈活的王燕調去演小燕子。
該劇剛剛開拍時,演員也一直出問題,劇組每天都在換演員。首先,飾演紀曉嵐的演員,拍了兩天戲,因故被換了下來。接著,飾演容嬤嬤的演員,因為身體違和,又換成了現在這個。
沐子由于當時恰逢演出的一部時裝戲在播出,她在戲中的表現不太好。因為完全沒有化裝,又是趕工出來的,扮相也不出色。李秋婷和制片方都差點失去了信心……
《還珠格格》第一第二集播完后。
網上的評論如雨后春筍出現。
“該片的故事切入點巧,主線清晰,懸念迭起。角色個性鮮明、演繹方式夸張而鮮活,演員演技雖然普遍青澀稚嫩,但給人驚喜,令人深深感覺到演員本身的光彩和魅力。”
“王燕的小燕子,簡直就傳神至極,堪稱角色經典的演繹。”
“服裝雖然一般般,算不得精致,也算不得高雅,但穿在王燕和沐子身上,竟美得很。”
“場景嘛,景色秀麗是秀麗,但排場顯然不鋪張,一看就沒砸多少錢,點贊。”
“《還珠格格》的主演們最大的好處不在演技上,在與角色對味上。”
“紫薇與小燕子,一靜一鬧、一細一粗;扮相上相稱,一看就是一對情深似海的好姐妹。小燕子從喉嚨里沖出聲音,雖然也算脆生生,但含著市井的粗放及沖動。紫薇在嗓子眼嬌滴滴鶯聲燕語,一聽就是有教養、有涵養、文化底蘊泡出來的。”
“《還珠格格》橫空出世,給電視劇市場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一種特別的味道,一組特殊的藝術形象,醒目、夸張、個性張揚,又異彩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