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他遇見真正的高手,才看清楚自己的局限性,付出了血的代價。
如此殘酷的情節,看似不適合小孩子觀看,其實不然。
如果一個人從小只在美好虛妄的童話國度中長大,那他對這美好就不會珍惜,也很難得到成長。
只有當看清楚這世界的黑暗面,人們才會真正懂得“理想”“追求”等等偉大詞匯的可貴之處。
如那位劍客被徹底擊垮,證明了自己的無能之后,非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燃起了歷練的斗志。
日本動畫的核心是——無論如何努力,夢想都可能會被現實擊敗,但最重要的,是當你深知這一點時,你還要不要去追求。
日本動畫,總是在角色遍體鱗傷時突然出現一兩句臺詞,貫徹全篇的偉大主題,道出動畫片的的核心。
通常幾百集里,它們并沒有很多講道理的臺詞,偶爾的幾句,卻堪稱點睛之筆。
很多經典主角,大部分時間,都在不斷地失敗,再不斷地突破自己。
那些光芒萬丈的、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已經深深注入到作品里,根本不需要再用旁白去解釋什么。
不用臺詞,角色也可以用極度單純的拼搏信念、熱血到底的少年魅力,征服對手,征服曾經的敵人,贏得全世界觀眾的喜愛。
優秀的動畫,都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影響觀眾未來的人生信念。
動畫片,又稱藝術片。
藝術,光靠砸錢、研發CG技術,是不夠的。
唯有塑造飽滿的內核,甚至傾注人生信仰,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的,偉大的作品。
正在陳子昂和員工在桌前探討漫畫時,李秋婷跑來了。
她一直很好奇動漫這個領域。
陳子昂沒管她,當她不存在,和員工一邊看手稿,一邊時不時探討。
等最后敲定,談論結束,李秋婷終于忍不住開口詢問。
“這部動畫里,妖怪為什么選蛇精和蝎子精,跟班是蛤蟆、蜈蚣、蝙蝠,卻不是豬妖、狗妖、王八、小浣熊、皮卡丘等?”她看著桌上散落著的漫畫原稿問陳子昂。
其實她對很幼稚的動畫片已經不感興趣,提不起熱情,只是隨便找話題。
陳子昂卻是認真說道:“蛇、蝎、蜈蚣、癩蛤蟆、蝙蝠,這5四種形象,都是丑惡的代表,可以稱為五毒。”
李秋婷吃驚,連一旁的畫師、編劇等人都詫異。
這是陳子昂的設定。
原來,這么講究啊。
陳子昂笑道:“五毒在佛教里是——貪嗔癡慢疑。貪心重的人,輪回容易成蛇。我之前看過很多故事,有人生前貪執錢財,死后就變成一條蛇,盤在他的金銀上;有個和尚貪執他的缽,死后就成為了一條蛇守在他的缽里。嗔心重的人,輪回容易成為蝎子。也有人說過,嗔心常生,易墮蝎子種,常藏陰暗處。蛇精和蝎子精,分別代表著貪心和嗔心。”
李秋婷目瞪口呆。
旁邊的工作人員也呆若木雞。
陳子昂說道:“貪心代表著愛,喜歡;而嗔心代表著厭惡,恨。愛和恨交纏著,形成了人類的所有情感。人類所有的情感都是愛與恨,喜歡和不喜歡。你覺得一個人好看,其實就是喜歡,是貪心;你覺得人丑,其實就是不喜歡,是嗔心。有貪、有嗔,所以才成為凡夫俗子。菩薩是什么?菩薩是平等,對任何人、物,不起貪愛之心,不起嗔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