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聞言思量片刻,看了一眼院中的情形。這才說道。“里面說。”
“謝謝三爺,謝謝三爺。”
仆役忙不迭的行禮,心中驚怕去了幾分。隨即跟著朱三來到了側屋。
朱三尋了個位置坐下后,看著仆役道。“說說吧,你那兄長是怎么回事。”
仆役不敢怠慢,連忙道。“小人家中有一個兄長,早先在家中務農,只是近年來遭了天災,糧食收成幾近沒有。
所以苦于沒有謀生的手段,便拖小人來府里詢問三爺能否賞他一碗飯吃。”
朱三背靠木椅單手輕輕敲擊桌面思索良久,這才道。“馬蹶那邊應該還差一個小斯……”
仆役聞言大喜,連忙拜身行禮。“謝謝三爺,謝謝三爺,小的一定銘記三爺的大恩大德。”
仆役說罷起身,從懷里掏出一個巴掌大的錢袋,恭敬的遞給朱三,道。“三爺這是小人孝敬給您的,還往三爺收下。”
朱三接過鼓鼓囊囊的錢袋,在手里掂了掂,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道:“你先下去吧,明天就可以讓你兄長入府。”
“謝謝三爺,小的告退。”
仆役再次行禮,躬身退去。
朱三見仆役走遠,又看了看手中的錢袋,心中頗為滿意。這個仆役有幾分機靈勁……
“上有行之,下必效焉。”
墻頭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身影,將院落中的這一幕完全收入眼底。院中行走匆忙的仆役、丫鬟,以及管家朱三都沒發現院墻上多了一個人。
“看來盜爺是沒來錯地方啊,從這管家的行事風格就可以看出這家主人也不是什么好貨色,想來坑蒙拐騙之事做得不少……不過如此更好,這樣的人家盜爺最是喜歡。”
大盜嘿笑一聲縱身而起,身子一躍就跨越了一丈遠,在空中翻轉一圈身子便輕巧的落在屋頂上,腳底與青瓦接觸只發出輕微的細響。
如此輕微的聲響隔上三尺距離便聲不可聞,更遑論這院落中嘈雜無比。
站在屋頂上的大盜環首張望,站在高處能夠看得很遠,不一會就將朱家大院盡收眼底,看準一個方向幾個縱躍之間就跨過了幾個屋頂來到另一個屋頂之上,再次一躍便來到了主院。
主院內安靜無比,此處一個仆役丫鬟都沒有,想來都被調去側院了。
這里距離側院有一段距離,側院的嘈雜聲傳不到這里來。自然,這里若是弄出一點響動側院那邊也聽不見。
大盜蹙眉打量眼前的兩個房間,一間是臥房,一間是書房。
官有官道,匪有匪道,賊亦有賊道,大盜也有自己的道。
大戶人家一般都會有一個庫房,用來存放財物,只是一般的財物大盜自是看不上的,他要盜就要盜奇珍重寶。
貴重的東西自然不會放在庫房里與普通的財物放在一起,所以大盜直接來到了朱家老爺臥房。
邁步走到左手邊的房間,推開臥房的門輕身走了進去。
不過半刻鐘的時間大盜又從里面走了出來,只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獲,在臥房里面并沒有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大盜也不氣惱,又推開了右邊的書房。
一走進外間就看見一張矮桌和幾張矮凳,矮桌上還擺放這一套茶具,想來是平時朱家老爺接待貴客的地方。
不在外間停留,大盜邁著步子來到了書房的里間。
寬敞的里間擺放了兩個一人來高的,兩尺來寬的木架。
右邊的木架擺放著一些瓷器,和書畫。
這些瓷器觸感堅硬細膩,呈淡灰色,釉汁純凈,以淡青色為主,施釉均勻。
上面的裝飾是常見耳面印葉脈紋等,并在谷倉上堆塑各種人物、飛禽、走獸等,極為生動。
隨意拿一件出去販賣,都能賣上數百貫。
對于這些字畫,瓷器,大盜并不上心,雖然值錢,卻并不利于攜帶,容易惹人注意。
大盜繞過擺放瓷器的木架在房間里面如閑庭散步般,伸手不時在墻上,或是地上敲敲打打。
將房間打量一圈,大盜來到左邊的木架前站定。
木架上放了滿滿的一架子書籍,上面有各類經書,詩集……只是這些書籍上面落上了一層灰塵,想來是這朱家老爺平時并未翻看,只是做一個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