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監事張承,
此人大盜知道,不但他知道,整個唐國境內沒一個不知道的。
唐國有兩大軍,西山府鎮西軍,北原府鎮北軍,分別鎮守唐國西、北兩方。
西山與北原兩府距離京都府有數千里之遠,皇帝怕兩軍將領擁兵自重,故而派遣中軍監事于兩軍之中。
明為書記軍人軍功,實則監視兩軍將領。算得上是皇帝安插在兩軍之中的眼睛。
而張承便是西山軍的監視,亦是皇帝的親信。
自十年前張承檢舉鎮西大將軍柳緒通敵叛國一案始,便拉開了唐國亂世的序幕。
柳緒一家滿門抄斬,他的軍中心腹將領亦被斬首,或是卸去職位。
也正是如此,便導致了整個西山軍群龍無首,被敵國抓住機會,一舉摧毀西山邊境。一路打到京都府,最后更是與敵國簽訂了“京都盟約”,每年向敵國朝貢大量的歲幣。
“京都盟約”的簽訂,亦是讓唐國的周邊小國明白了,唐國這個曾經強大無比的國度,此時不過是一個外強中干的國家。
這些小國便產生了入主中原取而代之的想法,常年派兵襲擾唐國邊境,導致邊境百姓民不聊生,生靈涂炭。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中軍監事張承一手造成,所以唐國之人恨他有之,罵他有之,總之是一個聲名狼藉之人。
卻聽紅娘又道:“當年外公與張承意見不和,張承便多次刁難于外公,最后更是誣造證據,構陷外公通敵叛國。皇帝陛下得知后雷霆震怒,下旨將柳家一門滿門抄斬。”
大盜心中微嘆,“傻姑娘,那張承當年不過是一個八品“書記員”,倘若不是皇帝親信的身份,又如何有資格檢舉一個一品武將。
既然那張承位列文官八品,定是文官一系的人,能誣告一品武將的也只能是文官大員。
倘若真憑張承一個八品文官就能害得一品武將滿門抄斬,唐國焉能存到現在?”
他卻沒有點出其中厲害關系,有時候仇恨也是支撐活下去的理由。張承現在不過是一個六品文官,她能恨,也敢恨張承。
倘若她知道當年一案背后另有它謀,主使者更是一個文官大員,或許她連恨都不敢恨了。到時候失去了仇恨的支撐,她還會如同現在一般嗎?大盜不敢想。
大盜突道:“既然盜爺欠姑娘一條命,便是還不清的大恩,姑娘的仇,盜爺替你接下了,不過是一個六品官員而已。”
看著大盜殺氣騰騰的雙眼,紅娘心中觸動不已,良久她才搖頭道:“公子萬不能去行刺殺之事,紅娘知曉公子身手絕頂,那張承即便藏于軍中亦不能阻擋公子半分。”
她又道:“當年之事具體如何,紅娘并不知曉,張承雖是罪魁禍首,但紅娘卻不是太恨他。
心中唯一的念想,便是皇帝陛下能夠明察秋毫,洞知當年一案是一樁天大的冤案,還外公一個清白。”
大盜瞧著紅娘打量半晌,神色復雜,他道:“姑娘是想洗刷當年的冤案?”
紅娘搖頭,道:“只是一個念想罷了。”
大盜正色道:“既然姑娘有念想,那盜爺便幫姑娘實現便是。”
紅娘聞言只是輕笑,并未放在心里。卻聽大盜又道:“姑娘是隨母親姓?”
紅娘點頭道:“父親當年是一個寒門士子,與娘親相遇便產生了緣分。但娘親個性極為要強,加上外公只有娘親這么一個女兒,便讓父親做了上門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