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漢強也很傷心,傷心那些莫名奇妙睡死去的兄弟離去,更是自責,自責自己的疏忽。就是自己的疏忽讓本來實力就弱的隊伍,又沒有任何價值的失去了幾個兄弟。
既然大家都出來了,堅決不能再睡了,那就執行呂漢強的散步命令吧。
三股人自然而然的站成了三堆,各種服裝的李友桿子隊伍一堆,穿著破爛明軍號坎的趙權衛所兵一堆,剛剛收編的李放輜重營是一堆。但這三堆里,真正像個軍隊樣子的,反倒是輜重營李放的兄弟,他們的軍裝整齊,胸前胸后大大的勇字很醒目。
“我們是一個隊伍,但卻由三個勢力組成,三種服裝實在是讓人不能成為一體,看來,做一套統一的服裝是非常有必要的。只要服裝統一了,自然而然的大家就互相認同了。”
現在這個年代,所謂的軍隊很少有統一服裝的,對于當時的上位者或者是將領來說,那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士兵們完全可以搶老百姓的,剝下敵人的或者是死去戰友的就可以了。其中包括糧食也是如此,搶到了,不管是誰的就有的吃,沒有搶到那就餓著,等到后面運輸上來,基本不可能。滿清沒那習慣,南明的沒那想法,地方的流寇桿子,本來他們的職業就是去搶物資,還指望著后面給你?你忘記了你是干什么的啦,這是嚴重的失職。
所以,對于呂漢強的提議,李友趙權雖然滿嘴承認,但現在卻是不以為然,更是腹誹的想到,“我們跟的是你,你是老大大都督,你有能力你就做唄,反正我們不做。”
思想的統一,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啊。
在村子里的幾個街道散步,也要利用起來,呂漢強將這些將士按照三人一橫隊,多人一縱隊的辦法排列,讓這群行軍就夾著刀槍,東一群西一伙的所謂的士兵們習慣于隊列。這樣走起來,不但看著威武,更能為以后的戰陣打下基礎。同時,最關鍵的是,在這種行列行軍中潛移默化的培養紀律性。其實一支軍隊和一群流寇的本質區別不是名號,而是紀律。
剛開始的時候,呂漢強指導隊列,大家還不習慣,也不懂,千辛萬苦的才弄成,結果走的是東倒西歪稀稀拉拉,剛剛整理好的隊形還沒走出幾步呢,就又放了羊。
沒辦法,呂漢強決定用鼓聲代替。
各村紅白事情都需要鑼鼓,這個寨子也當然有,于是,呂漢強搬出了一個大鼓,命令兩個強壯的抬著,一個鼓手按照他自己的步子,走一步敲一下。音樂是人在基因里就存在的元素,鼓號手是最簡單,但也是最有滲透力的音樂,隨著一下一下鏗鏘有力的鼓聲直透人心,自然而然的,大家的步子就開始隨著鼓聲而動了。稀稀拉拉的隊伍,雜沓的腳步就慢慢的再次變得整齊起來,最終變得整齊劃一了。
隨著腳步的整齊,隊伍也變得整齊起來,邁著整齊的步子,看著整齊的隊伍,一股心氣就上來了,胸膛也自然而然的挺了起來,腰桿子也硬了起來。
看著就這么簡單的一個辦法,自己的隊伍就變得與眾不同,就變得好像脫胎換骨,李友和趙權也不得不真的佩服了呂漢強的能力學問了。看來,跟著這個主,對了,現在應該稱呼為都督,還真就能練出一支強軍呢。
同時,不但是他們兩個,所有的士兵也更加堅定呂漢強是齊王世子,因為只有出身在那樣的人家,才能有這樣的能力,大家的心氣就更高了,就感覺前途更加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