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可能反對方是裴寂,但是現在裴寂更需要劉文靜的支持。所以,在劉文靜向唐公提出實地觀摩建議的時候,裴寂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有時候,時機比能力更重要。劉文靜深諳此道。
事實上,雖然覺醒徒已經出現了十三年,但總體上看,覺術仍然還沒有很好地融入到戰爭之中。其中兩個重要緣由:
第一,覺醒徒的數量很稀少。
第二,各家覺醒徒的覺術威力仍然有限。特別是,目前還很少有那種可以產生很大范圍效果的覺術。
比如,劉文靜的灼身之火,最多可以讓己方3到5名兵士身上附著天火。這一點點威力,放到動輒萬人,甚至數萬對陣的沙場上,連個浪花兒都打不出來。
第三,覺醒徒要想參與到戰場上,還有一個很大限制——每一個覺術都是有恢復時間的。目前而言,稍微有些威力的覺術動輒都要兩三盞茶才能再一次使用。在這期間,覺醒徒和普通人并沒有什么差別。會武功的除外。
當然,劉文靜非常肯定,這兩年,隨著覺醒塔的現世和發展,神旨的不斷頒布,各家覺醒徒的本領很快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覺術真正出現在戰場上,甚至決定一場局部戰爭勝負的時間不會太短了。
劉文靜一邊思量著,一邊領著隊伍抓緊往東城門趕去。
腦海里又忍不住回想起那天在大唐塔院子里,看到舞馬【袈裟暗面】的震撼畫面,愈發覺得自己邀請唐公這一著棋使的真不錯。
“沒錯,這肯定是一次很好的開始。”
他抬頭望天,天色漸暗,但月亮還沒有爬上來。
……
在城東門口做實驗準備的舞馬,沒有料到自己的實驗會引來李淵的觀摩。
更沒想到他表現出了非常濃厚的興趣,把舞馬單獨叫到一邊,問了很多【袈裟暗面】和這次行動的細節。
不久之后,劉文靜領著千余人的隊伍到了東城門。
門洞里擠不下這么多人,就在門口的廣場上列了隊。
在此之前,舞馬又作了精準測算,在【袈裟暗面】籠罩范圍不能增大的前提下,擠一擠的話,里面還可以增加五到六個人。
于是,所有兵士按照三十六人一組,排成六六方陣,共分了三十隊。出城的順序早就定好了。
舞馬站在了第一隊最前面,宇文劍雪和青霞也在隊中,跟著一起出城以備不測。
劉文靜則和裴寂留在城中,負責總的調度。
“大家都往里靠一靠,站的盡量緊湊一些。”
舞馬指揮著方陣。
“青霞,你再往里一點。”
青霞皺著眉頭,擠進了臭烘烘的兵群中。為了在黑夜里顯得不是那么矚目,她和宇文劍雪兩個人都換上了一身黑色的夜行緊衣。
當月亮從東邊升起的時候,舞馬面朝隊伍,緩緩抬起右手。
開始實驗之前,劉文靜私下里專門叮囑他:“一定要神秘,有氣勢,夠震撼,越能嚇唬人越好。”
舞馬大概明白他的想法,所以干脆把【狂躁之風】也喚了出來。
一道黑乎乎的旋風,散發著一陣陣令人焦躁的氣息,就在廣場空處盤旋,繞著舞馬打轉,的確挺唬人的。
李淵和幾名將領很快湊了過來,眼睛一眨不眨瞧著。
舞馬必須小心控制【狂躁之風】的走向,要是不小心沾到其中哪一位,樂子就大了。
“來自偉大天神的賜予,月之袈裟的神跡,隱匿在月色中的精靈!”
這個所謂的咒語完全是舞馬根據那來自異世界的囈語內容編造的。
——根據之前的實驗測試,念一句與【袈裟暗面】有關的咒語,最好能拍拍黑風神的馬屁,覺術產生的效果將更好。也怪不得田德平獻祭的時候,會嘮嘮叨叨個沒完。
舞馬也專門和劉文靜探討過,念咒語的確對覺術有增幅效果的。順便提一句,劉文靜的那句“天賜之火,附之勇士”,也是他編的。
舞馬的聲音似乎真的得到了黑風神的加持,帶著一絲遙遠的空靈感,鉆入了在場所有人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