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里火光四射,照映出夜空中幾個突厥大字,便是晉陽的意思。
這還沒完,影像再變,狼群攻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跑了很遠很遠,終于來到了一座前所未有的高大城池前面,城墻上站著密密麻麻的漢人兵士,顫顫巍巍地望了過來。
頭狼往前看,城池上空又顯出一行突厥文,意為大興。
幻境到此終止。
大興的話,結社率知道,就是漢人的京都嘛。
根據神旨后續的提示,以及過去完成神旨的經歷來看,結社率很快判斷出這是由幾個小神旨接續起來的大神旨。這種神旨往前也很少見的。
他按照往常幾次神旨提升的規律,分析了一下。
第一個小神旨,就是幫阿跌葛蘭復仇。仇人就在晉陽。
第二個小神旨,目標是晉陽。打下它。
后面還有,但那是后面的事情了。
結社率不大能搞得明白,為什么如此繁雜又浩大的神旨會成為他的個人神旨,但他幾乎沒有怎么思考就接了下來,南下了。為阿跌葛蘭復仇,他義無反顧。
暫時無法預判自己將在晉陽面對怎么樣的敵人。
是獵人還是狐貍,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手一定是強大的,很難對付的。
因為阿跌葛蘭同結社率一樣,是突厥優秀的“庫拉達”④,這個詞倘使翻譯成漢人的文字便是天神“騰格里”⑤青睞的傳法子民。
那些漢人則喜歡把“庫拉達”稱作覺醒徒。
阿跌葛蘭專通獻祭之術。
他腦袋里的“海河子”是一柄散著濃郁煞氣的黑纓長槍,結社率見過它。數年前阿跌葛蘭正是用這柄黑纓槍救下了結社率的命。
阿跌葛蘭很厲害的,在結社率的印象中,他就算比不過現在的自己,也絕非普通的漢人覺醒徒能相抗衡的。
結社率猛地坐起身,一把將干肉用力抓在手中。
殺死阿跌葛蘭的一定是入了漢人覺醒塔籍的覺醒徒!而且,一定是整座塔的覺醒徒都參與了這場謀殺。
結社率兩天之前就這么猜想過。
雖然常年身居草原,但結社率清楚漢人的事情——在漢人之中覺醒徒很少有獨來獨往的,他們依附于朝廷或者各大勢力召喚的覺醒塔,用自己的覺術下賭注,企圖走到最終的封神禮。
殺死阿跌葛蘭的那些覺醒徒一定也是如此。
他們十有**依附了太原留守李淵。
結社率曾派人打聽過這件事兒,據說晉陽沒有覺醒塔。但李淵這么大的官兒,而且遲早要造反的,有個覺醒塔應該不稀奇。
結社率不是沒有想過單槍匹馬殺到太原報仇,可理智告訴他這樣做多半要無功而返甚至會身陷險境,更何況這次的神旨不止是報仇這么簡單。
眼下恰好是會獵的季節,自從阿塔⑥上一次在李淵的兩千騎射士卒手里吃了大虧以來⑦,突厥大軍有段時間未曾南下打秋風了。
又恰好馬邑的劉武周新近向阿塔俯首稱臣,自此打開了隋朝的北大門,太原就像一個被剝光衣服的漢人姑娘晾在了突厥漢子的面前。
結社率以此為由頭,向阿塔提出帥軍南下劫掠,阿塔竟然答應了。
想想倒也不奇怪,在阿塔的率領下突厥人走到了最好時代,強兵百萬投鞭斷流,就是打到大興城也不算什么,到太原劫個財算什么。
更何況漢隋從前鼎盛是不假,可如今在敗家子的手里已經揮霍的缸底就剩不多幾粒米,豪賊四起戰火難滅無暇北顧的。
對于結社率而言,即便是草原上至高王者的親兒子,想帶著數萬大軍走出草原溜一圈馬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既然出來了他絕不打算空手跑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