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馬聯系前后——唐僧在見到劉伯欽之前,遇到的妖怪是寅將軍、特處士、熊山君。
那寅將軍便是虎精。
這三個妖怪吃了唐僧兩個仆從,多虧太白金星解救,唐僧才從虎穴脫離。但西游記里可沒講寅將軍后來的結果,這一段劇情便不能作為依據。
那便再往后推一推——唐僧從劉家山莊出去之后,劉伯欽一路護送他到了兩界山前,便說兩界山西面不歸他管了,把唐僧丟了去。
唐僧哭哭啼啼往西走,然后,大名鼎鼎的孫悟空就進入了劇情里。
是了,就是孫悟空!
舞馬忽然想起進入神旨幻境之前,宇文劍雪頭頂上的大山虛影曾顯示一行小字——【我師父來也】。
這不正是孫悟空見到唐僧時說的第一句話么。
緊接著,師徒二人出了兩界山,孫悟空就打死了一只老虎。
那老虎死后成了什么模樣,舞馬不大想得起了。但他隱約記得,孫悟空腰間纏的那張虎皮,便是從這只老虎身上剝的。
仔細想一想,那虎皮塊頭很大,沒法直接纏在腰間的。只好切成方方正正一塊兒,再割成兩半,如此便和神旨提示的第一個影像對上了。
村里的老人說,這只惡虎是百年前死去那老虎的子孫,或是魂魄,專來劉家莊來復仇的。
這一點,也可以看做是神旨的提示。
可是,經過舞馬一番推敲:真正殺死那只老虎的不是劉伯欽,而是孫悟空,也就是說,這只惡虎其實是找錯人,報錯仇了。
這般一來,這次神旨的生路便非常明白——讓惡虎知道自己錯了。
這條生路,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走得通。
惡虎畢竟不通人性,人多的時候,它不出來。人少的時候,它就吃人。舞馬想跟它說句話都困難。
再者說,也不可能直接告訴老虎:殺死你祖宗的,不是我們先人,是齊天大圣孫悟空罷。說了,惡虎也未必懂。懂了,惡虎也未必信。
這條生路該怎么走,舞馬苦苦琢磨著,一時間也想不出破解之道。
忽聽宇文劍雪笑道:“有勝哥,你想什么呢,頭都磕完了,還搗蒜呢。”
阿娘道:“這孩子,小時候便是這樣,給祖宗請安的時候,磕個沒完沒了。”
舞馬便問阿娘:“既然我小時候來過這間祠堂,為什么現今長大反而來不得,非得成了親才成?”
阿娘道:“這便是你阿耶的吩咐了。他臨了前,專門留了這般囑托。”
舞馬聽了,便想到——劉有勝阿耶留下這么個遺囑,看來也是神旨的意思。為的便是引著我一步一步找到這里,尋到破解神旨的生路。
可是,回過頭來想一想,這次兩界山的神旨,其實根本與自己無關,而是宇文劍雪的個人神旨。
如果舞馬沒有進來的話,宇文劍雪該怎樣通過神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