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楊廣剛從紫薇城某座大殿之中走出來。
他批了大半夜的奏章,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帶著滿是充實感的疲憊,走在紫薇城精美的石磚之上,腦袋里醞釀著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貫通南北交通的龐大運河計劃,醞釀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好讓東北方不知天高地厚的蠻夷乖巧的聽話。
忽地,他聽見身邊小太監的疾呼,順著眾人手指的方向朝天看去,只見一道璀璨的流星劃過天際。
便在他抬頭去看的瞬間,那流星當正劃到了紫薇城的正上方,亦是他認為的自己頭頂的正上方。值當此時,流星似天女散花一般,分裂開來,散成數顆更小的流星,向著中原大地四面八方散落而去。
其中最大的一顆端端正正,筆直朝著紫薇城撞了過來。
“天降災星啦!快跑哇!”
紫薇城頃刻間亂成了一鍋粥。
皇宮之中,守城的將領兵士,值班的文臣官吏,獨守空閨的美貌嬪妃,到處都是的太監,人人驚慌失措,滿地亂跑,驚叫聲四起,徹底擾亂了本該寂靜的夜。
唯有楊廣淡定的像秋天早晨樹葉上凝結的露水,紫薇城就是承載他的那片巨大樹葉。
楊廣始終紋絲未動,直到那塊兒隕石碎片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墜落在紫薇城里,墜落到楊廣漫步的廣場上。
隕石碎片的落點就在楊廣身前不到一丈遠的地方。它完全違背物理常識地在地上砸下了一個僅僅一尺來深、恰到好處的小坑,卻沒有引發大地絲毫的震動,連一粒細小的灰塵也沒有隨之輕舞飛揚。
這不像是巨大慣性給予大地的烙印,更像是天才工匠鬼斧神工般的鑿刻,在大地上為隕石碎片專門準備好的嚴絲合縫的凹槽。
四周目睹隕石墜落全過程的宮人們以為是神跡的降臨,齊齊拜倒在地,朝著楊廣不停地磕頭,口中齊齊高呼萬歲,呼得紫薇城震動不停。
不久之后,經過這些宮人們的口口相傳和添油加醋(其實全不必夸大其詞,這事情本就足夠神奇了),這場隕石墜落的事故成為了舉國上下為之震撼的神跡,楊廣篡位的謠言被擊得粉碎。
幾乎每一個大隋的大臣和子民都堅信這個被老天選中的大隋朝接班人,將以他的聰穎、果決和抱負,帶領整個國家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而在那個流星墜落的深夜現場,剛剛差點被隕石砸中的楊廣,始終不動聲色,微微頷首,走到隕石碎片一旁——此時,隕石的旁邊已經聚集了十幾個皇宮的侍衛,眾人試圖將隕石從“凹槽”中取出來,但他們用盡了各種方法,用鏟子鏟,用佩劍撬,綁上繩子拔,甚至用錘頭和斧子砸,但那隕石絲毫未動。
楊廣走了過去,眾人自動讓開一條通道。
楊廣也不說話,來到隕石一側,冥冥中感應到隕石對自己無聲的呼喚。
他伸手去摸隕石,卻不知怎么的變成了兩只手去抱,結果竟輕而易舉地將隕石端了起來——四周又是一片驚呼聲,嬪妃們的眼睛里冒起了小星星。
楊廣臉上卻毫無異樣,他仔細瞧看隕石,只見隕石上面畫著一條金黃大蟒,蟒蛇之下,寫著一行小字——
【此石為千古明君獻之,盛世太平自今而始】。
楊廣瞧罷,指著金黃大莽,仰天大笑:“此乃天龍之貌,亦是朕的化身。”
不日,紫薇城內,千古明君塔冉冉而起,塔頂有一明珠,明珠上紋著金黃大蟒。每到夜深人靜之時,明珠便會發出璀璨金光,如一輪明月照耀四方。
直到十四年之后,被宇文劍雪用利劍劃破肚皮而死的楊廣始終認為:
隕石碎片上畫的是象征著他自己的天上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