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為蘇彧可惜,但他們都是以常理揣度。
并不知道蘇彧自幼被孫平安收養,對于孫家人來說他并非只是一個普通的學徒,而是家人,孫平安更是主動提出要送他去讀書。
然而,他拒絕了。
他一個穿越者去讀經史子集,去寫時文考功名,那有什么意義?
學醫救不了大宋,經史子集更救不了。
能救大宋的只有科學和工業,蘇彧決定先從平安堂的老本行做起,把酒精弄出來,這對于醫學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小魚,東西沒差錯吧?”
煤爐和蒸餾器是張鐵心送來的,兩樣東西有一百多斤,但這家伙就那么一手一個,輕松提上了門,看著那肌肉,蘇彧微微咋舌。
“你要是上戰場,一定是員猛將。”
他看著張鐵心說道,這家伙只有十三歲,但力氣已經很恐怖了,如果成年的話,怕是那種幾十斤的關公大刀也舞得動。
“戰場上光有力氣沒用,即便有鐵人甲,也殺不了幾個來回。”
“十則圍之。”
“個人再勇武,幾個人合圍就能把你弄死,所以,力氣大沒有用,要想打贏勝仗,依靠的是整體軍力,是戰略。”
令蘇彧沒有想到的是,張鐵心竟然有如此見解。
見蘇彧不可思議的看著自己,張鐵心哼了聲,說道:“別看不起人,我好歹是讀過書的,做文章不行,但我認字,看過兵書。”
是的,張鐵心讀過書。
孩童七歲而蒙學,張鐵心在他娘去世之前,有讀過三年書,可后來他娘病重,家里花費光了錢財,卻依舊沒能救回來。
那時張家欠平安堂三十貫錢,用了兩年才還上。
蘇彧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娘張陳氏得的應該是破傷風,這病也不是沒法治,只是要拼概率。
孫平安畢竟也不是什么神醫,只能盡力而為,堅持了兩個多月后,張陳氏最終不治身亡,張家也無力再供張鐵心讀書了。
對此,張家父子倆都不后悔。
也是佩他們的情義,當年治病欠下的錢財,沒有一家主動索要過,三年來,兩父子日以繼夜打鐵賺錢,終于在去年底還清了債務。
做生意在于誠信,為人如此,張記的生意倒是愈發火紅起來,大伙都不擔心張記會偷工減料,所以樂意上他家買東西。
事實證明,張百鍛不僅為人誠信,技術也十分出色。
蘇彧檢查了下煤爐和蒸餾器,發現做工十分精細,完全達到了他的要求。
氣密性好,蒸酒就很舒服了。
工具到了,就差原料了,買幾十斤酒回來,先蒸著看看,反正蜂窩煤已經曬好可以用了,穩定的爐火也讓蒸餾變得更加精準。
蘇彧正想著出門買酒,張鐵心卻還沒走,他不在意這些器具要做什么,他關心的是天龍八部。
“喬峰真的是契丹人嗎?”
“是。”
“帶頭大哥是誰?”
“武林中一位非常有名望的人,你確定要我劇透嗎?”
“呃……算了。”
糾結過后,張鐵心果斷放棄了,現在知道了答案,以后就會少很多樂趣,還是等著故事劇情一步步揭曉答案吧。
張鐵心走了,他只問了關于喬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