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雙方受益,可是,趙禎就是覺得憋屈。
這堂堂正正的陽謀讓趙禎有一種不得不入局的感覺,這很不好,給他一種與蘇彧的交鋒中落敗了的感覺,中了圈套的感覺。
但又偏生,沒辦法不入局……
龐籍跟趙禎說的玄乎,張方平耐不住好奇,湊到龐籍身邊看著密報上的內容,這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感慨道:“咱大宋朝出了妖孽啊……”
“不好么?”
龐籍笑呵呵的說道:“一成不變的話,遲早成為一潭死水,來個妖孽換換氣象,也是不錯的,至于他是真王莽,還是假王莽,也不重要了。”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時代已經變了,不是漢朝那會了,王莽那套換在今天,是不可能成功的,五代十國用血告訴了世人一個道理。
刀槍底下,才有政權。
文人名氣再大,也造不來反,宋儒,早就不相信那套圣人治世了,他們更信自己。
你名氣大,也只是佩服你而已。
僅此而已。
無論是君王還是宰相,都有那個底氣和胸襟去使用蘇彧,并不怕蘇彧行王莽之事,這其中交談,狄青再好奇,也不敢湊上去。
只是謹小慎微的立在后面。
直到趙禎喊他,讓他擔任東京守備,負責統領京都軍事的時候,他才猛的回過神來,當即跪下道:“臣,必鞠躬盡瘁,萬死不辭!”
“去吧。”
趙禎最滿意的,就是狄青的忠心和順從了。
不像那些士大夫,動不動就拂他的面子,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趙家與士大夫共天下,這才是大宋江山牢固的原因啊……
也是不怕蘇彧是王莽的原因。
……
皇宮內高屋建瓴,皇城外有人累死累活。
包拯在南熏門跟守城將領高處恭對峙了半個時辰,不論包拯如何包攬責任,高處恭卻死活不開城門,直到皇城司密探送來趙禎的手諭,這才開門。
堪稱忠心不二。
這就是大宋朝的架構了,趙家與士大夫共天下,然后與勛貴共富貴,趙匡胤老好人,開國功臣全部都得了富貴,只是杯酒釋了兵權。
幾代聯姻,血緣交織。
趙家與幾大將門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大宋朝又是文強武弱,勛貴想要生存發展,就必須依靠在皇帝身邊。
他們很明白自己效忠的是誰。
因此,明明是文強武弱,大宋朝卻又有著微妙的文武平衡,皇帝的權力能夠維持住,而不是如明朝后期那樣,皇帝都死得不明不白……
上能保持文武平衡,下不抑制土地兼并。
可以說在大宋朝這套框架里面,除了百姓吃虧,所有階級都獲得了利潤,所以盡管兩宋319年內農民起義次數高達434次,大宋朝也風雨如舊。
都說宋朝繁華,可百姓……卻感受不到。
但是,好歹大宋朝有一批以天下為己任讀書人,讓這個昏暗體制下的百姓,總能見著點光亮,包拯就帶著光亮來了。
疫情的爆發,是成倍數增長的。
此時距離蘇彧那天施藥過去僅兩天時間,難民營內的氣象就已經不同了,四月初十這批感染者的潛伏期到了,開始發病了。
按照蘇彧的那份數據來推算,此刻南營當中,至少有五千名患者。
如果他們都是昨天爆發的,那么已經染病,還在潛伏期內的,應該也有數千人,包拯恍惚的走近匯通商行的施藥鋪子,就能夠看到排隊的長龍,以及連綿起伏的咳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