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官職如何”?
“臣官居兵科給事中,內閣行走”。
“哦”,朱厚熜點了點頭,此時的夏言還處在有才不能用,有志不得發階段。
夏言繼續趴在地上記錄內容,忽然余光見到小皇帝看向自己。
朱厚熜對著夏言莞爾一笑,眨了眨眼,“朕記住你了”。同時抹了抹嘴,示意他自己的囧態。
此時夏言才注意到,自己嘴角早已被墨水染黑。尷尬的笑了笑,這一笑連牙齒都是漆黑一片。
皇帝一舉一動自然備受矚目,楊廷和有些皺眉,聞聲訓斥道:“堂堂朝廷官員,君前失儀成何體統”。
朱厚熜笑了笑,“楊閣老切莫責怪,此事是朕之過”。
楊廷和見朱厚熜主動攔下,不好在說什么。
開始議第二件事,“這工部尚書一直空缺,諸位可有何意見,不如提出個章程。今日陛下也在,直接訂好人選”?
石珤有些微微皺眉,平日里楊廷和霸道,做事不與他們這些閣商量。今日陛下來此聽政竟然還是如此作風。
“楊大人,此事是不是該由陛下決定,事關六部九卿任免,可不是咱們一言可定之”!
蔣冕笑呵呵的說道:“邦彥兄切莫錯怪,介夫兄只是讓諸位提出人選,今日六部尚書接在。大家有何人選不如拿出來議一議”。
一直為說話的戶部尚書終于開口,“我這倒是有一合適人選,此人無論是資歷還能力皆是夠的,而起此人為官清廉,諸位看一看如何。此人便是總督漕政陶琰,聽聞此人到任淮民歡聲雷動,任這工部尚書足矣”!
楊廷和微微皺眉,秦金所說并不是自己理想人選,不過此時這工部尚書切不可在落入傾皇一派手中。
“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搖了搖頭,這陶琰乃是四朝元老,甚至資歷比大多人都高,如何在做反復。
“陛下可有意見”?
朱厚熜搖了搖頭,“朕早聽聞陶琰清正廉明,漕運搭理井井有條,此事朕無意見”。
“既然如此,那兵部尚書便有此人接任”。楊廷和以不容拒絕的語氣說道:“那勞煩蔣大人擬旨,征調陶琰入京”。
此時楊廷和全然沒注意到,在場大臣那怪異的臉色。平日里楊廷和便是如此作風,尤其是在武宗至新皇登基那空缺三十幾日,更是獨攬大權,這也導致了楊廷和習慣直接發號施令的作風。若是沒有皇帝在場諸位自然習以為常,但此事皇帝還在,如此直接決定,傳出去豈不落一個蔑視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