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開創法家一脈,修為高絕,不知尋家師?”嬴季昌雖然掌握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但是他終究是不走諸子百家一路,對這一種修煉不怎么了解。
他的儒道修為,也是因為寫詩得到的天眷,并沒有自己如何堅持的修煉,是以,對于慎到的話有些不解。
更何況,自家人知曉自家事。
他的老師純粹是子虛烏有,這樣的情況他必須要弄清楚,然后進行回答,更何況,他對于慎到很感興趣。
秦國缺少底蘊,而他手中更是缺少底蘊,對于這個世界上的一些事,嬴季昌有些懷疑,也有些推測。
他要提前布局,在另外一個時代掀起波瀾。
“哈哈……”
慎到喝了一口酒,苦笑:“因為我也想要更進一步,達到封圣的實力,就算不能一舉封圣,起碼也應該到半圣。”
“子終究不如圣,這個天底下,一直以來,都是以實力說話的!”
“自周王室東遷以后,學術重心由王官逐漸移向民間,自老子與墨子以后,一時大思想家輩出,如孔子、孟子等,皆能著書立說,而成一家之言。”
“但是稱子者多,封圣者寥寥無幾,天下文章何其多,然而能夠封圣何其難也!”
……
在慎到的話中,嬴季昌感覺到了一絲落寞,一個創立法家一脈的大才,天下稱子,又何嘗不是封圣。
然而,慎到追求這么多年,卻一直沒有得到,自然是悲憤之氣滿身。
其實嬴季昌心里清楚,其實諸子百家就是士這一春秋戰國年代獨有的階層,只不過,這是一個修士的世界。
自然而然,讓諸子百家的地位變得更高了。只是這也意味著,他們想要崛起更難,出路更少。
諸子百家中人,他們來自于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杰出人才。
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
至于一般的出謀劃策、談天雕龍之流,以及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更是人數眾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回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
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家等許多學派。
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論語》、《孟子》、《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便是這四家的代表著作。
只不過,現在有些人尚未出世,而有些人早已經名聲大噪,一人之力威壓一個時代。
比如道家祖師!
如今的慎到稱子,不論是在實力上,還是地位上都遠遠不如封圣者,他想要靠外力破鏡。
將心中念頭雜念一一壓下,嬴季昌朝著慎到,道:“慎子精通法家與道家,想要更進一步,只怕破鏡丹幫不了你!”
諸子百家重在感悟,在于著書立傳,在于入世為官,在于揚天地之正氣。丹藥破鏡,只能讓實力達到封圣,但是心境與感悟遠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