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龐涓走到天下軍爭圖前,拿起旁邊的杖桿,道:“上策以滅秦為先。秦國與魏國犬牙交錯,糾纏數十年,積怨極深。”
“我大魏國要東向中原,就必須先除掉這個背后釘子。目下秦國雖變法有成,但畢竟羽翼未豐,軍力不強,正是滅秦的最后一個時機。”
“再加上北涼王閉關,若是我魏國滅秦,這便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再耽延不決,三五年之后秦國強大,魏國要回頭封堵,必將大費力氣。更何況,一旦北涼王出關,魏國無人可敵。”
“中策如何?”
這一刻,魏王點了點頭,對于龐涓的上策,并沒有作出回答。
對于這樣的結果龐涓能夠想到,這個時候,他也沒有理會他人,而是侃侃道:“中策以先滅趙韓為要。”
“十余年來,趙國與北胡及中山國糾纏不休,國力業已大損。目下又逢趙成侯新喪,太子繼位,主少國疑,人心不穩,完全可一擊而下。”
“滅趙之后,兵鋒南下,直指韓國,一戰滅之。”
“韓趙本三晉之國,民情熟悉,最易化入大魏一體治理。若得三晉統一于大魏,我國力將增強數倍,可為掃滅天下奠定根基。是為中策。”
……
同樣的魏王也沒有表露出明確的態度,依舊不置可否:“下策呢?”
“下策滅楚。楚國與魏國接壤最長,東西橫貫數百里。吞滅楚國,地土增加十倍,民眾增加兩倍,魏國當成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國。”
“楚王羋良夫志大才疏,耽于夢想,數十年國事荒疏,國內一片松懈混亂。我大軍所指,必當所向披靡。”
“然楚國廣袤蠻荒,臣恐難以在短期內化為有效國力,故此列為下策。”
……
龐涓出自鬼谷,自然是極為理智的,他心里清楚,當世魏國為第一霸主,若是全力以赴,不管不顧,自然是有滅亡任何一國的戰力。
但是,秦國多了一尊強勢的金丹,而且一人斬殺十尊氣血衰敗的秦國江湖金丹強者,這意味著北涼王很強大。
若是趁著北涼王閉關,襲殺了北涼王,滅了秦國,到時候整個中原大地之上,魏國必然天下第一。
甚至于洛邑都遠遠不如!
這一刻,魏惠王沉吟思忖,良久沉默。在他看來,打仗是要靠龐涓無疑的,但在事關國運的大計上,龐涓太過古板了。
公子卬雖則不善軍旅,但在國運謀劃上卻頗有眼光。至于太子魏申,自然是被魏王忽略了。
在他看來,太子魏申留在軍中只是為了刷軍功,并不是讓他真正的上戰場。
現如今,魏國乃中原大地之上第一強國,兵多將猛,沒有必要讓國之儲君登上戰場。
心中念頭閃爍,魏王有些遲疑了,在公子卬與龐涓之中,他有些難以決斷了。
現如今難以決斷,魏王將目光看向了公子卬與龍賈,不由得嘴角微微上揚。
“丞相以為,究竟如何開戰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