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方聽到了以后,也是似乎有點不屑,青玉案·元夕他當然聽說過,但是這首詞里面所描寫的熱鬧景象,對比他現在的處境看來,這不是正好戳在他的心上了,戳痛了他的心了嗎。
便不由得有上氣沒下氣地說道:“辭藻雖是華麗,然堆砌詞語,立意膚淺。”
陳羽霖聽了,也并不怎么在意這番評價,回道:“畢竟當時她才十三歲,這么小的年紀,又沒有經歷過什么事情,立意又能有多深。能寫成那樣,已經是不錯了。更何況,人家不寫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了嗎?這也是一種立意。”
那人便道:“在青樓寫這樣的句子,難道便不膚淺了嗎?”
結合這首詞是出自青樓,那所有人第一印象自然是,這句話描寫的是青樓中,女子找尋男子,然后發現男子在燈火闌珊處。
這樣的詩詞,要是在青樓中用來作樂,確是不錯,但他盧升之不是那種喜歡沉湎在青樓中作樂的人,只會覺得這太過曖昧。
可能很多人都對夭夭有著很高的評價,但事實上,真正要深究的話,對于那些同樣十分有學問的人來說。
恐怕只會覺得,夭夭還是有點年輕,且還不諳世事。夭夭初初一出來的時候,的確很讓人覺得驚艷,但后面細想的話……
可能,她的那句‘煙鎖池塘柳’,也不過是無意間得之,至于那首鳳求凰,也相當普通。
而事實上,這三年來,她再也沒有在這詩詞方面有任何建樹,便看得出來。
至于那些……不說也罷,畢竟,‘九流十家’,連九流都上不了的東西,便只好稱之為‘家’,這能讓人對她有多高的評價呢。
當然!他這么說的話,就有點過了。
而陳羽霖也知道,對方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事實上,他就是不想出來,就算是死家里,都比出來外面好。
不過現在既然已經出來了,那把表演看完了不也不耽擱什么時間不是。
陳羽霖還是道:“既然都出來了,那看一下也不耽誤什么。”
說完,把披在對方身前的衣服又往上掖了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