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再想了片刻,又大聲地讀了出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他越是這樣,夭夭便越是臉紅。
看著夭夭的反應,他大概真的懂了,這就是她抄的。
第一句,就很有她的風格,但是后面的內容,基本上可以確定,抄的可能性很高。
已經調戲過了夭夭一番,接下來,他倒也是不再把關注點放到夭夭的身上,而是認真地讀了起來,其實一開始有點難以看下去,而且,對這又是劉備、又是關羽、又是張飛的,又是董卓的,根本很難代入角色,這就是為什么要有黃金三章,而且,主角前三百字一定要出現,還有角色數量不能描寫過多的原因,雖然心中很難靜下來,但李承乾還是強迫著自己看了下來。
只能說……
他對這部的評價是,很現實。尤其是那句:“正是: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
當然,他也覺得這部書的不足之處,便是描寫的太過直白了,竟然連景物描寫都沒有。除了年二十,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這些最基本的任務信息,以及性格描寫外,其他不是答,就是曰,對于他這樣的新讀者來說,就很不友好。
其實……
在看這部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先承認,夭夭是架空之母這樣的設定,因為你若是不知道這個設定,那這本書就很可能會讀不下去。
因而……
在強迫自己看了十幾回以后,后面的他都是匆匆一瞥,卻也沒覺得這書寫得怎么怎么的好。
但既然能賣得那么好,自然便也有它賣得好的道理。
這就跟很多讀者評價的,這本書前幾章寫的是什么,這么垃圾的書也是大神寫的?而大神的粉絲們就會說,這本書的大局觀寫得很好,它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哦!”
然后有的人便會繼續讀下去。
‘痛!’
‘好痛!’
‘頭好痛!’
‘光怪陸離滿是低語的夢境……’
是不是,是不是就是這么一個道理,所以,要想讀得下去,李承乾還需得發現這本書的閃光點。
而因為孔齊這個是第一版的,當時也沒有想那么多,這些前置的條件,當然也便沒有用上。
不然,若是能有一些引導的話,讀者在代入的時候,也就更容易了。
可以說,《三國演義》的爆火,無不跟《紅樓夢》的老讀者,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正是因為他們的口口相傳,這才讓后面的《三國演義》在評價上,也是變得越來越高。
當然,這些也就不多說了,在賣書的過程中,孔齊也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賣書經驗,顯然,孔老板已經走在了這個時代的前列。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如今,夭夭已經不再寫書了。
就在如此等待之際,很快,外面也是響起了一些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