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
在歷經了前后總共二十多天的時間長途跋涉后,夭夭也是終于都來到了新的皇宮。
都說古代出行不便,通過這一次,夭夭也算是感覺出來了。
東都。
這里的城郭面積肯定是比不上西都辰都的。因為西都辰都你甚至能在城內種糧食,但在皇宮內城的面積上,東都的面積,又要比西都辰都的皇宮面積要大上將近四分之一。
再有一個,辰都的城門都沒有那么豪華,而東都,則看上去要更威武一些。
當然,雖然還有更多期待探索的地方,然而……
此時經過二十多天趕路的夭夭,已經對這些沿途的建筑,都失去了興趣。
如今的她只想快點找個地方洗個熱水澡,然后,再好好地吃上一頓豐盛的飯菜。
車駕過了護城河,之后,便可以在正中間看到一個正門。
正門上面只寫了兩個字,“端門”。
在進了端門以后,左右兩邊的房舍突然便多了起來,這些都是平常大臣辦公的館舍,而在忽視了左右的館舍所帶來的震撼后,接下來便是皇宮大內的正門——‘天門’。
在天門的兩側,在人一進來的時候,就可以見到矗立著不少高大的闕樓,闕樓一般都用作瞭望而使用。
當站在闕樓之上,可以想象到的便是,下面大臣們的來往走動,都能收入眼底。
不過,夭夭一行人卻并沒有進去天門。
而是在往前走了一段路以后,馬車便直接往東邊拐了一下,又行走了有數百步,在天門的東側,還有一道門,名為重光門,在重光門里面,這里才是東宮。
東宮之中,仍然按照前面議事,后面寢殿的布局。
只不過,卻是把原本的左右春坊這些機構,通通都放到了東宮外面。
前面第一座大殿,是用來平常舉行朝議的大殿,名為嘉德殿。
然后依次往后,則是崇教殿(讀書、講學),麗正殿(宴會),麗正殿的左右兩側還有崇文殿(用來私下見面外臣),少陽殿(原本應該是崇仁殿,現在臨時作為皇孫居住的地方),再往后,則是光天殿(太子寢殿),承恩殿(太子妃寢殿)。
從光天殿往后,及左右兩側,基本上就都是寢殿以及內坊了,也就是太子、女官、宮女往來的地方。
而在夭夭住的地方的兩側,還分別有兩宮,一個是宜春宮,一個是宜秋宮。
再后面,就是北宜春苑,后面一大片地方,估計最少也有個十二到十六萬平方米,便全是夭夭的后花園。
后花園再過去,便是東宮的后門嘉福門。
以后進出,都不可能走前面的重光門,畢竟外臣也是從這里進去。
此時,李承乾也只是簡單地給夭夭看看。
從前面走過去,穿過一座座的大殿。
東宮的大小并不小,面寬怕是至少有百丈,也就是三百四十米,至于進深,則比較難以估計了。
反正……
光是進去,就花了夭夭好一會的功夫。
而當李承乾帶著夭夭一行人進到里面來的時候,東宮之中,也早就有女官、宮女,在里面候著。因為夭夭不喜歡看到內監,所以,李承乾干脆也是把所有內監都撤走了。
宮女之中,不乏看上去年老色衰者。
這是因為,不少還是前朝留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