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正正是來到正月末,當正月還剩下最后一天,首先,對于東宮的外臣們,也是進行了年后的第一次朝見。
這一次朝見,目的主要是有兩個。第一,是如此久不見,說一些場面話、貼心話。
第二,則是安排年后要完成的事務。
第一個,自然是按照夭夭說的,統計百姓的土地,人口,以及投入產出,家中是否有牛,牛的效率如何,還有農具如何。
第二個,夭夭顯然十分關心物價,雖然在這樣一個信息交流并不怎樣的時代,物價的波動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變得非常大,但是,夭夭還是想知道日常每一樣東西價值幾何。
第三個,夭夭還想知道商戶的占比,以及他們所經營的商品種類。而對于平民百姓來說,他們平常消費最多的,又是何種商品。還有每月的支出大概在多少。
說實話,雖說大臣們都對太子殿下能夠如此關心民情,而覺得很高興。
可是……
這時候,剛好歸來的右庶子高季便上前說道:“只是如此一來,會不會太過于瑣碎了?殿下若是想了解百姓之疾苦,只需要找幾個人來問一問即可。”
李承乾也是很堅決地道:“不用多說,讓你們去做,你們就去做就行了。這事就由于左庶子來負責吧,把人手都分派下去,本太子要的不只是一家之言,要的是全部。”
于志寧此時也是道:“可如此一來,即便是以東宮上下的所有人手,恐怕也是要花費不少的時日。”
李承乾也是右手按在案幾之上,說道:“我們東宮,最不缺的就是時日。”
……
把事情安排下去后,眾人自然是滿心疑問。
不過好在,也沒什么人反對就是了。
高季隨后也是匯報了這半年來,他所尋找到可以用于煉制水泥的礦山的成果。
李承乾先把這個擱置到一旁,而李季常這邊,也有收獲。
經過這半年來的反復試驗,煤炭在經過點著,然后用水澆滅以后,的確可以用于煉鐵,而且……不比木炭差。
這兩項成果,在這一次的朝會當中,自然并沒有引起多大的重視。
不過,李承乾還是為褒獎兩人的勞苦,給兩人每人特意地賜了兩百匹絹。
這兩百匹絹,拿到市場上折合一下,價值也不低了。
也恰恰是因為這樣,這就讓更多的東宮官員摸不著頭腦了。
李承乾懶得與他們解釋。
接下來,還有下一項議題。
李承乾問東宮十率的人,在十率之中,有沒有尤其擅長水性的。
只能說,這又是一項讓眾人摸不著頭腦的事情。
李承乾讓東宮十率的率長自己做好統計,把人數報給他。
當這些都基本上談完了以后。
隨后……
李承乾也是可以問最近國都有沒有發生什么特別的事。
而接下來……
便于左庶子的匯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