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這些東西,一直沿用了上千年,即使是到了現在,在我們一些比較偏遠的農村,依然還能看到這些東西在使用,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而以老師我自己推測,仁宗皇帝從出生,到他二十歲以前,之所以默默無聞,基本上,就是在研究這些東西。”
“而且,他還種出了畝產三石多的小麥,而要知道,當時普遍畝產都不高,也就是說,他還致力于農業生產,還親自去種地。”
“而我國北方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習慣吃面條、包子、饅頭的,就是仁宗這個時期,因為小麥的產量在北方十分高。”
“說完了發明家,再回過來看看,政治家。”
“他的政治方面的才能主要體現在對國家的治理上,太宗死的時候,并沒有給他留下任何顧命大臣。”
“而當時的他,在朝中可謂除了一個身份,別有其他依仗,但最后,朝堂中,卻是被他治理得妥妥帖帖。”
“這絕對是有很高政治才能的體現。”
“另外,他還有一些很特殊的政治才能,不過,這個要拿到后面跟改革家一起講,先說說戰略家。”
“仁宗是一個很有戰略思想的人,在他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提出了以東都為核心,退可保北辰三百年不敗,進可豪奪天下的戰略。”
“那這個戰略具體是什么樣的。”
說完了以后,他在臺上接著道:“同學們啊,那時仁宗可能才不到十九,二十歲啊,再想想看我們現在二十歲的年輕人,你們別說,即便是你們老師我,也不敢有這樣的念頭。而且,當時的仁宗已經開始注意到了‘天下’不僅僅只有當時的北辰,外面,還有更廣闊的天地。最后……仁宗也實現了,在他的經營之下,東都真的成為了天下的中心。而且,北辰的壽命也維持了長達四百年之久。”
“當然,我覺得上面這些都不如后面我要接著講的這個改革家來的厲害!”
“因為前面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戰略家,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這樣,北辰四周都有很多小國,但是改革家,我認為這才是體現仁宗這人真正強大的地方。”
“首先,他主持改革了漕運。”
“第二,他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
“第三,他一改以前的羈縻州政策,變為了直接派人過去管轄。”
……
由于時間的關系,所以他并沒有能全部都講完,但是,通過他前面的一些解讀,還是能夠讓人知道,李承乾到底有多厲害。
就拿這個漕運改革來說,這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能想到那么做,統合所有資源,分段運輸,沿途置倉,順便還在水道上設置收費站,李承乾可謂第一人。
這足足讓原本的漕運運輸的效率提升了三四十倍不止。
而府兵制改成募兵制,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至少,在不少專家教授看來,當時的條件應該不足以那么做。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