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多少督撫大帥都敗在清軍手里,憑咱們臨淮鎮這點兵力,恐怕一場惡仗打下來就全拼光了!”
“是啊,咱們還是換個地方再跟建虜打一場吧!”
“建虜都是三頭六臂的存在,咱們跟他們打,到底有幾成勝算!”
只是部隊雖然有著畏難情緒,但是劉永錫一直給足糧餉而且臨淮鎮的發展勢頭一直很不錯,所以大家最多就是說幾句怪話,而這個時候邢夫人就主動站了出來:“我們不是跟建虜一決勝負,是收容徐州潰敗下來的興平舊部,都是自家老兄弟,咱們難怪坐視他們走投無路嗎,而且咱們就算遇敵也多半只是新附漢軍,最多也就是遇到百八十個八旗兵!”
邢夫人的說法經過李香君的宣講之后取得非常不錯的成效,雖然大家都覺得留在揚州風險很大,但還是覺得高杰余部一定要想辦法收容下來,而且也要打一戰試試建虜的成色。
而弘光小朝廷方面有劉孔昭這位提督操江水師誠意伯負責自然是出不了大問題,雖然劉永錫只派了五營步兵趕往太平助戰,但是劉孔昭缺的就是陸上健兒,他給朝廷的奏折可是把劉永錫夸了無數遍。
而且黃得功、劉孔昭這些南明將領雖然既不對付了清軍,也對付不了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流賊精銳,但是對付左良玉這樣的“官賊”卻是頗有余力,幾場遇敵都占據了上風,而劉孔昭在信中還偷偷告訴了劉永錫一個秘密。
那位起兵靖難的寧南侯左良玉生死不明,所以他與黃得功才能在戰場上占盡便宜!
劉永錫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更關心的是從徐州南下的清軍八萬主力。
對于吳兆勝這位清軍前鋒,他覺得這次南征就跟武裝行軍沒有區別,不管開封、歸德、徐州還是其它大小城市,他沒遭遇任何有意義的抵抗。
高杰余部雖然望風而潰,卻已經是南朝大軍最有戰斗力的存在,畢竟大多數南明軍是望風而降,多鐸的南征大軍出發的時候才八萬人左右,但是到現在已經擁有將近十萬之眾,而且看現在這架勢還有更多的降軍加入南征大軍的隊伍。
吳兆勝也不由得意起來,比起這些南征途中倉促投降的新降軍,他這個順治元年就歸附大清的老人自然有得意的資格:“告訴兄弟們,加緊速度,拿下揚州以后我們就能直下蘇杭,對了,那些剛投降的明軍都給我盯緊了!”
他覺得一場榮華富貴就近在眼里就絕對不能大意,這百來個迫于形勢才投降的高杰余部一定要盯緊了,只是正說到這,一個斥侯報道他看到的大好消息:“將軍,前面有好幾百潰軍正準備向我們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