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劉永錫還真不好回答,在另一個時空中,張獻忠一直困守川中坐以待斃,從某種角度來說,張獻忠在川中采取的政策與應對甚至比坐以待斃還要糟。
但是有越明軍橫空出世這個巨大的變數存在,張獻忠會不會一直坐守川中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畢竟這位八大王張獻忠當年可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流賊,但是劉永錫還是保持著相對樂觀的態度:“現在曾英、楊展等人都在川中起事,雖然打著福王旗號,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人爭取過來!”
嚴格來說,曾英、楊展在內的四川明將過去打著福王旗號,現在有不少人改打唐王旗號,但是在越明立國東南的基礎之下,完全爭取這些四川明將,而張皇后覺得劉永錫所言極是:“有這些義師在川中牽制,張獻忠即使出川也不足為患!”
而阿濟格的想法卻與張皇后、劉永錫完全相反,他們正在想盡一切辦法爭取讓張獻忠出川:“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重慶府等地都在明軍之手,我們把這位八大王請出川來肯定要多想想辦法!”
張獻忠在川中的勢力差不多是今年春天達到極限,但是最近這兩個月卻是一直在走下坡路,據說張獻忠這位流寇已經在考慮是留川還是回陜的問題。
對于流賊來說這是非常正常的思路,但是張獻忠既然已經在四川開國稱帝而且一度據有全蜀的情況下,這種流賊思路自然就會成為他失敗的重要原因,而吳三桂當即就給阿濟格出主意道:“把武昌讓給他,張獻忠可一直惦記著武昌城!”
攻占武昌這座省城可以說是張獻忠人生中的一大轉折,張獻忠對于武昌城也是一直念念不忘,而英王阿濟格對于這件事也非常感興趣:“我可以寫親筆信給張獻忠,但是怎么讓張獻忠相信我有把武昌城讓給他的誠意?”
吳三桂笑了起來:“張獻忠如果拿下武昌城,首先就要擊破荊州府的三十萬流賊!”
阿濟格已經明白過來,張獻忠如果想要出川不管怎么走都要與荊州府的所謂三十萬流賊發生沖突,而英王阿濟格甚至想到更狠毒的主意:“我可以把荊州府讓給他,而且還可以告訴張獻忠荊州的那位貞義夫人正準備入川整合各路明軍!”
雖然大順軍與大西軍在歷史上曾經是盟友關系,但是在聽說李自成在山海關失敗的消息之后,張獻忠就與大順軍徹底翻臉并大事攻擊大順軍,雖然現在荊州的大順軍已經改稱忠貞營,而高太后也改稱“一品貞義夫人”,但雙方去年的這段恩怨并沒有化解。
而現在高太后以越明朝的代言人而自居,而忠貞營在荊州的活動肯定會影響到張獻忠在川中的經營,阿濟格覺得只要自己在其中添把頭,張獻忠肯定會不惜代價大舉出川。
正當阿濟格想要補充方案的時候,卻聽到外面傳來的馬蹄聲,接著一個帶血的八旗兵沖進來大聲說道:“英王,大事不好,金聲桓在江西起兵叛亂,并宣布擁戴明國隆武皇帝了!”
金聲桓?
阿濟格先是吃了一驚,接著又是一喜:“你說什么?金聲桓宣布擁戴的是明國哪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