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慢侯的失望中,馮益的聲音響起:
“李大人。謝恩吧。”
李慢侯這才抬頭:“臣謝恩。”
馮益這種太監,最懂得察言觀色,看到李慢侯的神情,立刻就能猜到七八分。
笑道:“李大人。奴婢給您道喜了!本差此次前來,只為圣上關切公主安危。待護持公主回京,陛下定會另行嘉賞,勛爵、散官都是少不了的。”
馮益的意思是,他這次來的匆忙,說是關心公主安危,其實就是來辨真假的。等公主回京后,還會給李慢侯授勛加官。散官也是有俸祿的,勛爵就更難得了,必須立功才有。最低的勛官武騎尉也是一個七品官,從七品。口諭中封的武功大夫已經是第二十七階武官,才不過正七品,防御使是從五品。
顯然馮益以為李慢侯覺得封賞少不滿意,他再懂得察言觀色,也絕對想不到,眼前的人根本就不在乎職位高低、俸祿豐欠,一心只想要兵權。要是他知道了,恐怕會感到害怕,在宋朝皇帝最害怕一心謀兵權的人。
“借馮大人吉言!”
李慢侯調整心態,感謝道。
馮益見完事了,接著轉身朝兩個公主躬身:“二位公主。要是無事,奴婢先告退了。”
茂德帝姬點點頭,馮益拱手離去。
“怎么回事?”
馮益一走,李慢侯立刻問道。
茂德帝姬一番解釋,李慢侯才明白剛才到底發生了什么。
原來是那個平江知府來搶功了。公主駐蹕在湖州地界,理應歸湖州地方官安排,潯溪村地處鄉下,兩個官員和馮益一開始都希望公主能盡快搬到湖州城去。可是平江知府不請自來,硬生生插手,要公主搬到平江去。理由十分牽強,說湖州偏僻不及平江豐饒,擔心公主在湖州受了委屈,又說公主回京,必經平江,請公主移駕平江,也免得以后勞頓。
湖州兩個官員雖然過去一個主和一個主戰,政見不一,可是在這件事情卻很一致,自己剛剛就任不久,地界上憑空冒出兩個真公主,一個還是皇帝的親妹妹,這天降的功勞,怎么能讓人搶走,沒這種道理。真給臨府的官員搶走了,這日后他們在官場上還怎么混?
雙方爭執很大,平江知府道理很歪,但態度很堅定。湖州官員據理力爭,寸步不讓。馮益居中也調和不了,最后請公主來裁定,兩個公主表示,先住在這里,等回京的事情安排妥當后,直接從潯溪起駕,哪里都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