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船還是太慢,要是騎兵奔襲,這段距離只需要一日。優秀步兵突擊,至少需要三日。可是坐船,逆流而上,就得五天時間。可李慢侯依然堅持坐船,他要這些士兵休息好,到了戰場立刻就能戰斗!
但是很失望,李慢侯覺得自己已經想的夠周全了,唯一沒想到的是敵人沒了。
李成的叛軍,早在十天前就被劉光世的部隊打退。
在這里見到劉光世的部下,他們說李成趁著大軍不備,縱兵劫掠宿州、虹縣后,遇到官兵就跑了,劉光世派前鋒王德追到了上蔡擊敗李成部,李成又跑去了息縣,追到息縣,李成又跑去山東淄州,劉光世軍兵馬困頓,缺乏糧草這才撤回。但是平亂中,抓住了李成的謀士陶子思,已經處斬了。
聽到這些情報,李慢侯十分震撼,李成一個區區草寇,竟然能夠忽悠千里,轉戰湖北、河南、山東三地。詳細詢問,得知李成手中擁有大量騎兵,也沒多少好馬,充其量是些河北馬,連陜西馬都沒有。還擁有許多騾子。就這樣已經擁有極強的機動能力,劉光世的騎兵都追不上,更何況乘船的李慢侯部隊。劉光世軍校建議李慢侯,早點回揚州去。李成走了,北邊還有一個叛將,也許很快就會打過來。
這個叛將叫丁進,也是宗澤手下,也是宗澤死后就叛亂。宗澤不但穩定了局面,也埋了很大的雷。也不能完全怪宗澤,要是皇帝早點同意派這些人去河北,他們也就沒有機會南下了。可惜皇帝指望這些人在黃河防線抵擋金軍,誰想到這些人會倒戈呢。宗澤一死,紛紛倒戈,讓李慢侯不由得懷疑,事情并不簡單,怎么可能跟約好的一樣。難道是宗澤一死,繼任的官員克扣他們的軍餉,讓這些人鋌而走險?
李成寇掠淮北,丁進主要活動在淮西,鎮壓丁進的是劉正彥,這也是西軍將領,他父親叫做劉法,是赫赫有名的西軍熙和軍統帥,當世公認西軍第一將,種師道家族只能排第二。
丁進跟李成一樣,也是一個土匪性質很強的叛將,他本是宋軍弓手。逃回鄉里,在開封蘇村一帶,嘯聚數萬人馬。他的兵都要在臉上刺字,卻不是什么忠義之類的,而是點六個點,或者刺入伙二字,自號丁一箭,簡直就是梁山好漢的翻版。
宗澤招降他之后,讓他做開封四壁外巡,防守開封外城,而且常常出擊騷擾金軍,當然沒打什么勝仗,但至少起到了騷擾作用。宗澤一死,他就南下寇掠,此時正在寇掠淮西。
淮西遠離運河,去淮西平亂,后勤很難保障。可是已經出兵,一仗不打就回去,李慢侯又不甘心。何止他不甘心,所有士兵都不甘心,幾個西軍軍官鼓噪著要去淮西。李慢侯覺得軍心可用,大手一揮,壯志豪情,出兵!
船用不上了,陸路出擊,兩千多人的補給是大問題。重步兵徒步行軍,速度還比不上坐船。這樣從一個縣城到另一個縣城,往往得兩三天,要背輜重,再披甲的話,不太現實。反復權衡,跟軍官商量,認為土寇也沒什么鎧甲,就全軍卸甲,人人背負三日口糧,向淮西進發。
聽說丁進叛軍在下蔡出現過,李慢侯帶兵從虹縣出發,折向西南,沿途通過村鎮進行補給,計劃用十天時間,趕到壽州治所下蔡。
所有人都很興奮,西軍老兵不怕打仗,浙東山民從小打架打慣了,都興致勃勃。李慢侯也極為興奮,這是他第一次領兵作戰。
不由想到岳飛此時還是個小將,手里只有七八百騎兵,韓世忠也不過如此。沒準將來他會跟這些英雄并肩,中興四將可能要變成中興五將了。
南宋五虎上將!
不,只要能夠北伐收復開封,就不算南宋,猶如唐朝安史之亂后收復長安,并沒有改朝換代,那應該是大宋五虎上將:李慢侯!
意氣風發,突然一股冷風吹來,李慢侯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突然他大喝一聲:“停步!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