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戰死的,誓死不降的,固然讓人敬重,哪怕失敗逃跑的,此時也逃的頗有尊嚴。
金軍打死相州守將薛廣后,留下偏師圍城,主力南下河北在濮州與從濰州、青州退回的金軍匯合。在濮州他們遭遇了頑強抵抗,知州楊粹中和守將姚端,一個守城,一個出擊,傳言姚端夜襲金兀術大營,打的金兀術光腳逃跑,傳言必然夸大,可是姚端在金軍主力的圍攻下,堅守了三十三天,最后突圍逃出,其實并不丟人。金軍因為濮州攻堅傷亡太大,將濮州屠城。
攻下濮州之后,金軍繼續進攻濮州所屬的開德府府城濮陽,這里的官員叫王棣,是名臣王安石的孫子。金軍依然久攻不下,制造謠言說王棣已經投降,結果王棣被城里居民圍堵,逃避中被人群踐踏而死。之后金軍用屠城證明了王棣并沒有投降的事實。
就在濮州、濮陽相繼陷落,并被金軍屠城之后,手握重兵卻拒絕救援的杜充挖開黃河,讓金軍無法去進攻開封,接著趙構上書說金軍已被黃河水淹,無法南下,趕赴山東平亂,同時收復金軍攻破的城池,結果卻一路南下。
那些等待手握重兵的趙構、杜充救援的北方州縣,非但沒能等到這二人的救援,反而為趙構南逃爭取了時間,為杜充立功創造了理由。
理清這些邏輯線后,李慢侯已經無法理智的處理跟權貴的人際關系,他拒絕去楚州覲見趙構,表示軍務緊急,他要回揚州護衛公主的安危。
保護公主,才是他的職責,這個理由說的過去。但他心里卻知道,此時投靠康王趙構,或許能為他帶來更大的利益。因為隨著康王趙構南逃,李綱、宗澤打造的黃河防線已經漏洞百出,留在南京應天府的皇帝趙楷不再安全,趙構再一次將自己置于一個唯一皇子的地位。
回到揚州之后,李慢侯立刻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請公主立刻上書,請求皇帝立刻南下揚州、
第二件,派出騎兵緊急聯絡在周邊剿匪的部隊立刻到揚州集結。
他要防備金軍緊追著趙構南下,最終長途奔襲揚州的局面,他要阻止維揚之變這樣的屠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