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慢侯頗有些恨鐵不成鋼,不是說文官都好爭權嗎,怎么這個晏孝廣如此容易滿足。
“老岳丈。話不能這么說,朝廷有朝廷的難處,地方也有地方的難處。你驅逐郭仲威,也算是為朝廷排憂解難。”
晏孝廣突然冷喝一聲,他明白李慢侯的目的了。
“賢胥這話以后休提。這是造反!”
朝廷的藩鎮互相兼并,晏孝廣不想做這個惡人。
李慢侯搖搖頭,知道利用藩鎮割據兼并這個路子走不通,晏孝廣是最合適的人選,他不動手,其他人動手不占理。就算讓林永兼并郭仲威,弄不好讓人給他定個巨寇,也吞不下郭仲威的地盤,關鍵是其他人吞了郭仲威,無法獲得統轄整個淮南東路的大權,朝廷建立這些藩鎮的目的是出于抗金,可讓一個人成為大藩鎮,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晏孝廣這種宰相子弟,且是文人。其他人,李慢侯也好,林永也好,甚至是趙立都不行。薛慶和張榮這兩個水匪,更不可能。
嘆道:“那岳丈該如何處置揚州的郭部兵馬,任由他們這么鬧下去?”
郭仲威的部隊,都是從河南南下的盜寇,而且是最兇的一股,因為他們是一路上兼并過來的,狠辣之處不屬于張榮這些梁山好漢。之前單船敢去堵金兵的邵青,就是郭仲威手下,如今已經發展成蕪湖一帶的水上霸王。
這群狠人,沒有軍紀,一路搶劫,殺戮,甚至吃人活到現在,沒什么是他們做不出來的。朝廷發不出軍餉,郭仲威也弄不到錢,他們在揚州這個日益繁華的城市會干什么,用腳都能猜出來。
什么強買強賣,什么欺行霸市,什么打架斗毆,擾民的事情沒少干。晏孝廣這個知州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文官要真有辦法,也不會讓郭仲威做藩鎮。
晏孝廣嘆道:“再看看吧。想辦法周濟他們一些軍糧,也許就能約束。郭鎮府已經答應,只要能發下軍餉,他才能管得住部下。他也很難啊。”
李慢侯哼道:“這話你也信?我看這些匪兵鬧騰,都是郭仲威在后面挑唆的。也罷,既然岳丈無心官途,小胥就替你解決這地方上的麻煩。”
晏孝廣皺眉:“賢胥。你可不要胡來!”
他有些擔心李慢侯會去兼并郭仲威,淮西那邊的鎮府之間互相攻擊,他可是知道的。最后只會被金兵各個擊破,能周全,還是要盡力周全。
李慢侯笑道:“岳丈放心。我跟他好好談談,一定用仁義感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