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接韋氏的使團走之前,宋徽宗等一干王公趴在韋氏鑾駕前,宋欽宗趙桓甚至給韋氏跪下了,表示只愿意做一個道觀之主,希望韋氏能將他接回去。韋氏的好姐妹,宋徽宗的妃子喬貴妃,這是對韋氏有恩的一個妃子,當年就是在她的反復耳旁風下,宋徽宗才臨幸了韋氏,不然韋氏只是皇后鄭氏身邊的一個宮女罷了。韋氏對喬貴妃發誓,說如果不把她接回去,就讓自己瞎眼,后來真的瞎了一只眼。
歷史上,韋氏回國后,沒有提過讓兒子接回喬貴妃的任何打算。
還有幾個混的勉強還可以的宋氏公主,他們做了皇帝完顏亶的妃子,讓人從宮里送來了禮物,討好韋氏。一些混的不如意的,也湊了禮物,暗中請求韋氏將來能接他們回去。韋氏后來也把她們忘記了。
宋徽宗則交代韋氏,讓她快快操辦柔福帝姬的婚事,趕緊跟燕王完婚。
韋氏回來后,跟趙構提了這件事,趙構痛快的答應了。
公主大婚,不能草率,尤其是越國長公主這樣的身份,前前后后操辦了一年。
吳國公主這次來山東,其實就是送親來的,她是送親使,其實也有其他任務,依然是安撫李慢侯。或者也為趙構打探一些消息。
“就是可惜沒能把三圣救出,可惜了!”
李慢侯嘆道。
公主臉上喜憂參半:“你要救出三圣?”
李慢侯點點頭:“不然我派一萬騎兵奔襲五國城干什么?”
公主哦了一聲,沒有多問。她不敢問,不是怕李慢侯起疑心,而是無法面對自己,三圣是他的父兄,可趙構也是她的弟弟,三圣還朝,誰都知道會出現嚴重的倫理和法理問題,會讓趙構很難做,會讓朝政很不穩。但公主心里無法平衡,為了朝政穩定,犧牲父兄,她接受不了。所以她不敢問,就當不知道,讓事情自己去發展。她不管怎么做,只要參與了,她都會不安。
李慢侯心里很難過,故意將這件事透露出去,事實上也瞞不住,趙構肯定會收到消息,東藩軍奔襲五國城,趙構肯定能探聽到,然后不難猜到李慢侯要奪回三圣。藩鎮要搶先皇,這對趙構威脅很大。
李慢侯索性通過公主的口,讓趙構明確知道,省的他亂猜了。他已經開始跟吳國公主玩心計,這讓他趕到難過。而且跟公主的感情,也已經沒有以前那么強烈。在公主的身軀上,也獲得不來什么快樂。
政治就這么腐蝕了他的情感。
“還是說成親的事情。操辦的禮儀,已經跟東藩府對接過了。你只需要跟著做就好,我會跟在你身邊,時時提醒你!”
李慢侯道:“不是什么大事。失禮就失禮了,我最不怕失禮。連皇帝都審了,禮法還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