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恢復原狀顯然不可能,出兵三十萬,浩浩蕩蕩,不可能沒有任何收獲。他們不是女真人,不可能拿朝廷一筆錢就退兵。綦業為了功業也好,為了他個人前程也罷,他都不能做出太大讓步。
河北自不用說,是不可能讓出去的。包括開封、洛陽在內的兩京地區,也不可能讓出去。讓出已經占領的徐州等地,已經要遭人非議。
談不攏就只能打,綦業調整作戰方向,揚州暫時無法攻克,他開始將主力往西線抽調,猛攻荊襄地區。駐防這里的,主要是川兵,而且有大量新兵。還有一批光黃、舒蘄等藩鎮的兵馬,沒什么戰心。
經過三個月的作戰,荊襄地區終于被攻克。看到勢頭不妙的藩鎮兵,迅速倒戈。陣前答應加入東藩,簽訂了東藩條法,成為東藩一員。田氏兄弟家族、林永家族保留了大量財富,他們手下的家將們,也保住了大量財富。
長江以北,除了滁濠藩鎮兵還在死守外,已經沒有多少成規模的抵抗力量。但是此時朝廷依然不肯割讓荊襄,哪怕荊襄已經失去。
談始終談不攏,綦業只能選擇采取其他方式。向攻占的軍州派遣大量官員,迅速恢復這里的秩序。征召更多的兵力,用來維持越來越廣大的占領區。同時開始加緊進攻揚州、真州等江北殘余宋軍。
水師則牢牢控制長江水道,攻占荊襄之后,千里江面上,已經全是北方水師,朝廷水師經過多次水戰后,已經被消滅。可渡江的時機卻始終不成熟,一是后方不穩固,二是江對面一直有大量宋軍。
海戰此時也終于打響了,相比陸戰能夠精密組織,海戰幾乎都是遭遇戰。大規模集結的宋朝明州艦隊和東藩上海艦隊之間并沒有爆發主力決戰,但在廣袤的大海上,凡是得知開戰消息的雙方戰艦,一旦遭遇,都會爆發戰斗。
雙方海軍力量半斤八兩,造船水平相當,武器裝備相似,甚至宋軍還稍有優勢,因為宋軍水師更加的野路子,喜歡用各種亂七八糟的火器,經常能收到奇效。東藩水師更加正規,武器裝備比較正式,都是經過驗證的可靠武器。這種差別主要是因為宋軍水師中,始終有大量招降的海盜,而東藩水師對海盜沒什么客氣,見到就絞殺,投降的海盜都會賣到礦山里,因此海盜很少投降東藩。而這種小規模遭遇戰,海盜往往比正規軍精通的多。
戰事不僅僅在大宋和東藩之間爆發,兩大政治實體是這個時代毫無爭議的經濟霸權,他們之間爆發戰爭,不到半年,就傳導遍了全世界,引起了其他地區劇烈的沖突。
南北朝時期,因為南朝陳國斷絕絲綢出口,都曾引起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跟波斯帝國之間的大戰,更何況現在呢。
當大宋和東藩的大量商品,因為戰爭而中斷出口后,世界許多地方開始出現經濟危機。商業化程度越高的國家,受到的沖擊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