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希望通過貿易,打通一條通往十二都的通道,從而從十二都地區吸引來自燕國的人口。
他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已經有事實出現的情況下,他絕對進行維護。
東洲開發的前幾十年間,主要人口都是從東藩府境內引入的,早期大多都是通過哭山隘口艱難遷移過來的,晚期才開始走漢海大道或者大西洋海路,如今貿然中斷,會激發人的能動性,因此有不少人都通過各種渠道偷渡,畢竟淘金熱刺激的紅了眼的窮人可以不顧一切。
幾年前往來剛剛中斷,一些抱著淘金目的前來的燕國百姓,聚集在了十二都地區,想方設法試圖進入大平原地區。他們的熱情,絲毫不亞于歷史上美國淘金熱的瘋狂,結果還真給他們闖出了一些小道,漸漸的有蛇頭專門做起了這樣的偷渡生意。規模不大,細水長流,這幾年也有數千人銅鼓這些小道進入大平原地區,輾轉來到金溪嶺淘金。
這樣的規模,顯然無法滿足李靖的胃口,所以他打算擴大這些通道。但這些通道,基本上都要通過哭山土豪勢力范圍。所以李靖試圖以貿易為手段,建立一系列經過哭山土豪領地的貿易線路,從而穩定、長久的從十二都引入人口。
跟波羅的海聯盟合作是為了把貨物賣出去,跟這些土豪合作就是為了把人引進來。
但一百多個土豪家族的背景太過復雜,有流寇出身的,有叛軍出身的,甚至還有一些土豪家族是黨項人、女真人。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世界觀,讓他們很難有一致的利益。有的土豪會買密河李氏和金溪宋氏這樣的大平原豪族的面子,有的則六親不認,甚至跟所有勢力都有仇怨。
因此溝通很不順暢,有的家族很容易接受貿易要求,畢竟貿易是他們渴望的。但有的土豪則堅決不跟大漢合作,他們更愿意依附于西部的十二都,他們的主要物資來源是十二都的哭山軍塞,這些軍塞很多又是人口往來的必經之地。
結果花費了數月時間,最大的成果只打通了一條通道,是經過大峽谷地區,跟第五都建立聯系。這正是當年宋氏家族被迫不斷東遷,最后發現金溪嶺金礦的道路。這里居住著最先進的東洲生番部族,當然宋氏家族沒少吃這些生番的虧。
但如今這一帶也被土豪家族控制了,大峽谷土豪,經過數十年跟生番的拉鋸,終于將生番勢力消滅。大多數生番部族被他們征服,成為他們的附屬。這是當年宋氏家族做不到的事情,他們能在這十來年完成,其實也跟淘金熱有關。
位于大峽谷中的西金河(科羅拉多河)口位置的第五都非常支持淘金,因為大量淘金工是從國內橫渡大東洋(太平洋),從第五都登陸,這會為第五都帶來人力,然后從第五都沿著西金河進入源頭地區的金礦區,淘到黃金之后,許多淘金工還會原路返回,將黃金帶到第五都,這對第五都都有絕大的好處。
因為支持,第五都才將他們官方命名的五都河改成西金河,用來吸引淘金工。也正是因為淘金工的涌入,第五都才聚集了十萬出頭的人口,升級為五都府。第五都甚至還采取了大量保護淘金工的措施,沿河修建了為數不少的堡壘,控制了西金河下游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