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第一世心魔這才走進腐朽劍鞘。
而蘇奕心中則無法平靜。
他這才知道,那些來自命運彼岸的家伙,之所以前來命運長河,最終目的竟和“命河起源”有關!
思忖許久,蘇奕收起了九獄劍、腐朽劍鞘、宿命鼎。
而后,他取出了永恒秘鑰。
此物如若青銅鑄就,銹跡斑駁,柄部呈圓環狀,圓環底部有一抹血色,像一只眼瞳在淌血,顯得詭異無比。
一看到此物柄部的血色圓環,蘇奕就想起了宿命鼎內那一道呈金色圓環狀的封印力量。
兩者很相似,但卻散發出截然不同的氣息。
蘇奕凝視此物片刻,不免有些踟躕。
之前在探索宿命鼎的秘密時,就差一點掉進一個陷阱中,那這永恒秘鑰內會否也有類似的危險?
不好說!
畢竟,這把永恒秘鑰很特殊,曾在末法時代引起一場差點把巫族一脈滅掉的浩劫!
并且,此物也曾引起九獄劍的異動。
原本,蘇奕想著再請第一世心魔看一看此寶。
旋即,他心中一凜,神色變得明滅不定。
他猛地發現,自己現在遇到任何事情時,不自覺地就想請第一世心魔幫忙,而不是自己去解決。
這可不好。
不,是很危險!
當依賴他人之助,就等于在走捷徑,漸漸地就會失去自己的認知、判斷和應對。
這對修行而言,是大忌!
一旦越陷越深,以后自己注定會被牽著鼻子走,喪失本我!
相反,遇到任何事情,只有自己親自去經歷過,或許會很曲折、甚至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和危險,但,這就是一場磨煉!
為的是堅守本心,可以萬事不求人!
想到這,蘇奕長長吐了一口濁氣。
心境的潛移默化,從來都是從最微末的細碎小事開始。
當真正發現不妥時,已經晚了。
“從今以后,可以跟第一世心魔請教大道、閑談、辯經,但遇到任何事情,都得由自己先去解決。”
蘇奕心中暗道,“非生死攸關之事,斷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外力!”
想到這,蘇奕念頭通達,心境徹底沉靜下來,空明剔透。
以前,他以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才是心境空明澄澈的一種境界。
可現在,蘇奕已經不這么認為。
修行,是不斷向上的一條路,自當“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是頓悟之理。
“身是菩提樹”是漸悟之理。
修行路上,勘破虛妄,頓悟很常見。
可頓悟之后,還要繼續修行、繼續求索,才能在某一個時刻再次頓悟,扶搖而上。
這,就是漸悟。
在求索道途中積累、磨煉、沉淀、一步步感悟大道之秘,之后突破!
故而,蘇奕如今才會認為,“菩提本無樹”的頓悟,比不上“身是菩提樹”的漸悟。
什么立地成佛、什么舉霞飛仙、一步登天,無非是道行突破到某個境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