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奕隨口問起黑狗。
黑狗曾是禁區主宰,也曾搶奪天道氣運,在這凡塵之地收集信仰之力。
它必然清楚其中緣由。
黑狗不假思索道:“還能是什么,這凡俗之地人多唄!放眼古今漫長歲月中,這億萬萬蕓蕓眾生中,又有幾個修道者?”
“在天下眾生面前,把所有修道者加起來,也和九牛一毛沒區別。”
“故而想要凝聚信仰圖騰,自然需要從凡俗之地的凡夫俗子中入手。”
說著,它困惑地看了蘇奕一眼,似乎在說如此簡單的問題還用問?
蘇奕道:“可你想過沒有,為何只有凝聚眾生信仰,才能參與封天之爭?”
黑狗:“……”
它用爪子撓了撓頭,“自古至今就是如此,難道有什么不對?”
蘇奕卻沉默了。
他想到了一個答案,心中破天荒地泛起一絲波瀾。
因為這個答案,很早他就已了然。
只不過,卻從未像現在這般感悟那般深刻。
就像孩童時手捧圣賢書背誦,可以記住許許多多的真知灼見、至理名言,也明白什么意思,可唯有真正經歷過,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真諦!
蘇奕此刻,就有這種感受。
他拎出酒壺,仰頭望著天穹,唇中輕吐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一剎,蘇奕忽然深刻明白了何謂天道。
在天道面前,無論是修道者,還是蕓蕓眾生,都是一樣的生靈。
不分強弱、不分尊卑。
就像一草一木,一沙一石。
修道者何嘗不是眾生中的一個?
正因天道沒有所謂的仁慈和憎恨,亦沒有所謂的感情,故而對待世間萬物、萬靈皆和對待草木沙粒一樣。
可眾生有靈,皆有性命,有七情六欲,故而才有滋生出諸如貪、嗔、癡、恨、怨、憎等等念頭和舉止。
凡夫俗子如此。
修道者亦如此。
所謂的“無情”,根本不存在。
若無情,修道者為何執著于求道?
那些鴻蒙主宰,或許能在天道周虛中留下自己的大道痕跡,或許能執掌一部分天道之威,可真正能主宰天道的,則無一人!
哪怕定道者,也都未曾真正執掌鴻蒙天域的天道。
而要知道,鴻蒙天域乃是整個混沌紀元的起始之地,是諸天萬道起源之所!
為何會如此?
蘇奕終于想明白了答案。
生命之道!
眾生,便是生命之道的顯化,也是這混沌紀元真正的“生機”所在,更是“天道”的本源。
若把生命之道比作浩浩蕩蕩的大河,那么世間萬靈、諸天一切有性靈者,便是這條大河的水!
為何那些強大存在要凝聚眾生信仰圖騰,才有資格參與封天之爭?
很簡單,眾生信仰之力,代表著的實則是生命之道的氣息!
而參與封天之爭的關鍵,極可能便是因生命之道而起!
想到這,蘇奕腦海中就像劃過一道閃電,劈開了心中埋藏已久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