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導回來了啊,我們還以為你出什么事了!”
余二三的車就停在橋對面,站崗的士兵可以清楚的看見余二三的車,余二三三天之前下車進山,三天都沒有動靜,這群小戰士還是比較擔心的,如果不是不能私自穿越邊境,也許有人都過去找余二三。
“嗯,沒事,進去轉了一圈,找到了一些先烈的遺骸!”
說完之后余二三將自己帶回來的一把殘破的軍刀給拿了出來:“對面南天門山上,有一千多座當年遠征軍戰士的遺骸埋葬在異國他鄉!”
聽到余二三的話,這名小戰士先是一愣,不過看著銹跡斑斑的軍刀,還是對余二三肅然起敬。
檢查了余二三的證件和車輛,確認沒有任何問題之后,余二三再一次的回到了鎮子之中,就余二三這幅模樣,鎮子里的旅店差一點不敢接待,余二三多花了一倍的錢,老板才不情愿的給余二三辦理了入住。
這些小旅店不像大城市酒店,都有專門的保潔,員工都是聘用來的,不管你是什么人,給錢有身份證就行,這些旅店都是自己家開的,余二三這幅模樣要是將床什么的都弄臟了,清洗對于他們來說也是麻煩事。
進入酒店之后,余二三將手機充上電,開機之后,第一時間就撥通了宣傳部門的電話,這些年國內對于當年的事情早就放開,是非功過很清楚,但是因為某些原因,知道這些歷史并沒有被刻意的去宣傳,所以知道真相的人也不多,大多數人都是聽別人說,或者從地攤文學得到的答案。
宣傳部門的領導接到余二三的電話之后,先是恭喜了一下余二三,士兵突擊的劇現在正在熱播,隨著劇情的深入,不少人都從許三多身上看到了閃光點,而許三多的不斷進步和成長,也像極了大多數人剛進入社會時候,一路上的磕磕絆絆。
不拋棄,不放棄這六個字也火了起來,成了不少人的座右銘,同時因為士兵突擊,國家征兵網站的點擊率翻了十幾倍,不少人看了士兵突擊之后,想要去部隊歷練。
領導對于這個結果很滿意,所以宣傳部門對于余二三這個導演也挺重視,國內有不少大導演,比如馮褲子,比如國師,但是能夠拍出好的軍旅片,提升部隊正面形象的人只有一個,先是亮劍,后是士兵突擊,亮劍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那段艱苦歲月,增加了愛國情懷。
而士兵突擊,則讓不少熱血青年有了一股投身軍旅的打算。
余二三簡單的和宣傳部門的領導寒暄了幾句之后,緩緩開口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張局,事情是這樣的,我手里有一個劇本,抗戰時候故事,是真實事件,當年遠征軍入緬作戰……南天門那邊有一千多具遠征軍的遺骸,我已經找到了,但是我一個人沒有辦法將遺骸帶回來,我想看看有沒有辦法,將那群英雄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