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一號,晴。
滇緬邊境的這一座原本平靜的小鎮突然的熱鬧了起來,負責挖掘遺骸的士兵,負責主持這件事的領導,宣傳口的記者等等齊聚一堂。
這件事雖然沒有宣傳,但是有官方背景的記者還是收到了通知,趕來了騰沖,原本這群記者并沒有以為這事一件多大的事,只是派出兩個記者隨組采訪,但是當這兩個記者來到小鎮看到這個陣容時候,連夜打電話給自己的領導,滇南電視臺連夜又派出了一個專業的拍攝團隊。
緊接著第二天早上,央媽的紀錄片專業團隊也趕到了現場,更加的熱鬧起來,而率先發現的余二三也成為了第一次采訪目標。
不僅僅有記者,后續甚至來了專業的考古團隊和研究團隊,小鎮外來人數從最開始的數百人,慢慢的向著千人發展。
上午九點,列隊完畢,負責挖掘的人在余二三和張軍的帶領下向著南天門前進,兩側跟著攝影隊伍將這一畫面拍攝下來。
前往南天門沒有路,余二三和張軍等人走過,但只走過兩三遍并沒有踩出來一條路,但人多力量大,一千多人隊伍有人負責開道,不過整體速度并沒有余二三一個人速度快,挖掘團隊不像余二三一個人帶一個折疊鐵鍬就可以出門,還有不少設備需要開出一條足夠寬的小路。
“這里有一位,是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就發現的!”
余二三指了指路邊不遠處依靠著樹木的遺骸,這是余二三第一次過來時候發現那位戰士。
看到白骨,負責遺憾檢測的幾名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靠了過去,簡單的檢查了一下道:“死亡時間超過七十年,應該是頭部中彈,這里有彈痕!”
這些負責尸骨鑒定的專家是負責檢驗尸骸年代,免得鬧出笑話,畢竟這一次是迎接遠征軍將士尸骸回國,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這是英軍的制式水壺,當年遠征軍士兵用的就是英國的水壺!”
這是簡單的分辨,就可以確認這是一名遠征軍將士的遺骸,確定完畢之后,立刻有兩名小戰士提著一個箱子來到遺骸旁邊,一名專門負責挖掘的專家,開始將這名遠征軍將士的遺骸小心翼翼的收斂。
先是將全部尸骸都挖掘出來,接著這名專家小心翼翼的拿出刷子,將泥土刷干凈,再將遺骸小心翼翼的放入箱子之中,整個過程花了大概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完成之后,兩名士兵從包里拿出一面國旗,覆蓋在這個箱子上去,接著兩個人一人抱著箱子,一個人護衛,將這具遺骸送出去,放在放在山下的車上,準備和其余兄弟一起運回國。
余二三沒有呆在這里,而是和大部隊一起往前,來到了南天門最高峰的位置。
“就是這里了!”
余二三靜靜的看著對面一千座孤墳,心中默默的念叨了一句:“兄弟們,你回來了,這一次我帶你們回家!”
上千人的團隊看著林子之中隨處可見小土堆,表情嚴肅,一名領導帶頭一群人對著這一千座小土堆鞠了三躬之后,挖掘工作算是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