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下來了,銀行承認那批廢紙了,哦不,現在不是廢紙,是鈔票。”
1946年4月2日,匯豐銀行和軍政府達成協議,宣布面額50元以上的“迫簽紙幣”合法,由匯豐銀行首期支付100萬英鎊給予外匯基金,其余發行準備不足部分,則從外匯基金每年收入中逐年償還。
這就意味著,陳魁當初讓洪震南幫忙收購的那些“廢紙”,現在變成了真正的貨幣,陳魁散盡家財,甚至將名下的唐樓抵押,足足換取了十二萬三千的迫簽紙幣,現在這些廢紙變成了真錢。
即便是在前世,陳魁奮斗了那么多年,也從沒見過不帶小數點的六位數存款,卻不想來到這個世界不到兩個月時間,卻賺到了。
果然,信息就是金錢。
在這個時代,紙幣還未急速貶值,各國的貨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與黃金掛鉤,購買力杠杠的,這筆錢要是換成六七十年之后的購買力,不敢說上億,但是四五千萬應該還是有的。
要知道,現在剛入職的警察,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百塊錢。
“阿魁,這筆錢,你打算怎么處理?”洪震南問道,這次他也跟著陳魁買了一些,賺了一筆小錢。
“先將抵押的唐樓拿回來,留下一部分應急,其余的部分拿去投資。”
陳魁此前就已經仔細考慮過如何處理這筆巨款了,抵押的唐樓肯定要拿回來,那是自己的家,另外手頭上還要留一部分流動資金,以防萬一,畢竟是經歷過那段特殊時期的,很清楚手中有錢的重要性,剩下的錢財拿去做投資,讓錢生錢,就算做不成首富,那也得當個有錢人,這輩子不能因錢發愁。
練武不僅辛苦,還費錢,所謂窮文富武,食物、器械、藥材等等,哪一項不是耗錢大戶。
“你打算投資什么?”洪震南問道。
“暫定是文化產業,日后可能會涉及房地產。”陳魁說道。
文化產業,好理解,陳魁目前在明報上連載的,就屬于文化產業,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陳魁的新派武俠還是有市場的,日后還可以拍攝電影、做周邊,花樣很多。
雖然由于陳魁連載,明報的頹勢有所減緩,但是大勢不改,有股東已經打算趁機抽身離場,理由也很簡單,現在香港看報的人太少了,滿打滿算怕是也不過五萬人,魯迅先生曾說過,這里是文化的荒漠,他們不看好明報的未來。
陳魁打算趁機以低價,將這些股東手中的股份全部買下來,然后對明報進行一場徹底的革新,讓明報煥發新生機,手上掌握話語權,非常重要。
房地產,這個就更好理解了,日后港島的房子多么牛掰,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李半城可是當了許久的華人首富,陳魁雖然對于房地產沒有什么太多的研究,但是這不打緊,后世房地產的那些手段,陳魁還是知道一些的,比如公攤面積,比如樓花……
另外,陳魁還知道有一個入手地皮的絕佳機會,三年之后,到時候特殊的大局勢,肯定會令整個香港陷入大恐慌,地價必然大跌,到時候出手,絕對能撿到大便宜。
“你有自己打算就好,但是這次,你可不能再將所有錢全部投進去。”洪震南說道。
“三叔放心,我曉得。”
“是啊,你也該留點錢了,阿魁你的年紀不小了,該考慮成家了。”三嬸接話道:“我明天就讓媒人幫你物色物色,給你找一個合適過日子的姑娘。”
陳魁:(ΩДΩ)
怎么換了個時代,換了個時空,還逃脫不了相親,陳魁突然有種面對自己老媽的感覺。
“這個先不急。”就在陳魁不知如何應答的時候,洪震南卻如此說道。
“啊?”陳魁和三嬸都有點懵。
“阿魁已經決定要專心習武,短時間內,不宜近女色。”洪震南解釋道。
見三嬸要說話,洪震南說道:“當然,成家這種大事,也不能久拖,短則一年半載,多則兩三年,先讓阿魁將基礎給打牢,不過若是有合適的人家,那也可以將事先訂下來的,你多幫他看幾個。”
“好。”三嬸這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