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是馮嫲,前文說過,馮嫲挺神秘的,陳魁曾問過洪震南,洪震南卻不愿意多說,陳魁只是知道她練過武,而且造詣不低,她沒有教導過陳魁任何招數,卻時常在關節處為陳魁指點迷津,每次都能說在要點上,令陳魁恍然大悟,就像一年多前點破“一膽二力三功夫”。
第三個位,自然就是神秘莫測的武道天書,毋庸多說。
陳魁雙腳張開,與肩同寬,雙手舉起,虛抱胸前,身體開始沒有規律的抖動起來,只有頭一直保持端正,不受身體抖動的影響,雙目如炬,同時伴隨著程度不一的深蹲,看起來有點古怪。
此招名為“三晃膀”,所謂一晃無極靜,二晃太極動,三晃混合氣,又稱六架步,其動作核心奧秘在于“起勢橫勁,撇身埋膀”八個字,這是脫胎于少林拳的一種特殊樁功,目的在于整合周身勁力。
陳魁所修習的洪家洪拳,起源于明末的反清義士洪熙官,洪熙官先后在嵩山少林、南少林學藝,后來又見識過各門南方拳種,在實戰之中,融合了各家所長,自創洪家拳,簡稱“洪拳”。
一旁的馮嫲雖然面朝天空,但是眼睛卻一直放在陳魁身上,看了會陳魁的三晃膀之后,暗自點頭。
陳魁的雙腳明明沒有動,一直扎在原地,卻給人一種陳魁不斷在移動的錯覺。
“滾身而起,滾身而入,周身圓滾,小如鼠,抖如虎,形如龍!”
“魁小子的樁功,可以稱得上是圓滿了。”
“端得是好悟性,宗師之姿,只是可惜生錯了年代,若是早上二三十年,不只需早上個十年……可惜了,可惜了。”
雖然有“化勁宗師”這個稱呼,但是實際上,化勁和宗師,并不是一個概念,化勁是指身體層面,而宗師更多偏向于精神層面。
這就好比收入很高的作者數量不少,能被尊稱為“作家”的,就比較少,而能被稱為“文學家”的,更是少之又少,到了這個層次,很難用收入或者是影響力來衡量了,那是一種玄之又玄,難以衡量的稱呼。
言歸正傳,功夫是殺人技,想要成就宗師,須身經百戰,歷經生死,回歸功夫本源,才能有所領悟,達摩、張三豐、趙匡胤,哪一個不是處在亂世,王陽明雖然生在明朝中期,但是他文武全才,是一員戰功赫赫的將軍。
“馮嫲,我這樁功如何?”陳魁問道。
“很不錯,你的樁功已近乎圓滿,接下去只要保持就行,你小子,是一定要再聽我這個老婆子夸你幾句才行,是吧!”馮嫲笑罵道。
“嘿嘿。”陳魁笑了笑,馮嫲的這話,倒也沒錯,陳魁就是故意在馮嫲面前顯擺的,有武道天書的陳魁,很清楚自己將樁功練到了什么層次,他之所以這樣做,目的就是希望馮嫲能看到自己的潛力,將她的武功教給自己。
雖然馮嫲未曾在陳魁面前展露武功,但是依陳魁的觀察,馮嫲絕對是一個高手,如果讓她將一身絕技帶入棺材,那就太可惜了,這也是洪震南的意思。
只是馮嫲似乎死了心,打定主意要將自己的一身武功帶進棺材。
“你啊。”馮嫲笑著搖了搖頭,她心中何嘗不知道陳魁的想法,只是……
“基礎也已經打牢,練法已經差不多了,接下去應該更加注意實戰,要將更多的功夫花在打法上。”說著馮嫲站起身,說道:“老婆子我啊,就不在這打擾你練功了,再回去躺一會,人老咯,不中用咯!”
馮嫲錘了錘自己的背,下了樓梯。